幫你將高考變輕松
克服焦慮
臨近高考,心情緊張是考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這時候不緊張才麻煩。曾經有一個學生一點都不緊張,在考場上拿到卷子,不一會兒就交上去了,卷子上寫著:‘小子本無才,老子逼著來,卷子交上去,鴨蛋滾下來。’其實隨著緊張度的提高,考生的學習成績也會提高。但緊張過度又物極必反,有的同學出現心慌氣短、頭暈失眠、情緒不穩等癥狀。過度緊張使人不能集中精力,記憶力受到干擾,考場上丟三落四,大腦不靈活,思考能力下降。”
過度緊張源于缺乏自信。要提高自信首先應看到自己的優勢和外部有利條件。高校擴招使考生上大學的可能性更大了;另外多說積極的話,用積極暗示克服消極暗示。如果老是想考不好怎么辦?碰到難題怎么辦?失眠怎么辦……越想越煩,越煩越學不下去、睡不著,這樣就真的學不好、考不好了,這在心理學中稱為預言的實現。反之,積極的預言也會實現,如可以說“我最近不錯,學習效率比較高”,這樣心里踏實了,效率也會更高。
如果已經出現心慌等情況,一個是做深呼吸;另一個是把全身肌肉繃緊再放松,可以與深呼吸結合起來做。累了或煩了的時候做幾遍可使大腦得到休息,提高學習效率。此外,可以想象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景色,或者出去散步、打球、聽音樂、聊天、做家務也都能起到放松的作用。許多人知道失眠時數數可幫助入睡,可有時數了成千上萬還睡不著,于是開始煩躁。鄭教授說這是由于數的方法不對,數的時候隨著呼吸的節律,不要太快,不是一個數挨一個數地數下去,而是一二三四五、五四三二一這樣單調往復地數,數了多少也不知道就不會形成心理壓力。
考試焦慮主要來自于三種因素,一是個人心理素質和心理承受能力,二是來自考試本身、家長和自己的壓力,三是對自己考試信心不足。對于第一點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而其他方面可以調整控制。心理上要允許自己有失誤,并相信自己的實力。
看到不少考生考期越臨近越焦慮,聽之任之,“焦慮”便難以作祟。如果過分為“焦慮”擔憂,反而心中刻上焦慮的印記,使癥狀越來越嚴重。王大夫還向大家介紹了科學用腦的知識。勞逸結合、充足的睡眠是保證大腦高效工作的因素。保持良好的情緒很重要,情緒的變化對大腦有很大的影響,焦慮、苦悶等負面情緒對大腦功能有損害,并使肌體免疫力下降。
家庭配合
考生的營養是家長們關心的話題,一日三餐合理搭配完全可以滿足考生的營養,不必再吃保健品。一日三餐對考生獲取營養起著重要作用。早餐的量應占三餐中的30%,谷類、雞蛋或瘦肉、奶或奶制品、水果、蔬菜四種食品最好都吃一點。午餐量應占三餐的40%,吃少量的糧食,魚、肉、雞肉、蛋黃、大豆或豆制品對提高記憶力有益。晚飯的量占30%,不必吃得太飽,太飽會讓人昏昏欲睡,而且睡眠質量不高。考生多吃海產品、蕃茄、黑木耳、核桃等很有益處。魯大夫奉勸家長盡量不給孩子喝可樂,可樂中含有咖啡因,會使記憶力下降并影響身體發育。魯大夫說,最好的飲料是白開水。
對于家庭如何配合孩子學習,家庭仍保持正常生活為好,不主張那種無聲的家庭氛圍。電視不看,廣播不聽,說話小聲,閉門謝客,只能增加緊張氣氛,也不利于孩子適應考場環境。考場中畢竟有二三十名同學一起答卷子、翻卷子,監考老師也不可能步履無聲。
有時家長過度的關照反而干擾了孩子的學習,一會兒問孩子想吃什么,一會兒問渴不渴。家長對孩子的支持要適度,考試時要不要送到考場、包不包飯店房間,要看孩子是否愿意,看自己家庭經濟情況。據鄭教授調查,大多數同學不愿意父母送。有位同學說:“我在考場里考試,心里還在擔心父母在大太陽底下會不會中暑。”
考試注意
考生考前一周復習不要太緊張,保證充足的睡眠。考試當天提前15分鐘到場,不必到得太早。考生之間別相互問問題、討論問題,以免遇到不會的題引起心理緊張,影響信心和情緒。
有些考生在熟悉的教室中考得比較順利,而在正式考試的考場因感到環境陌生會產生壓力。王大夫建議考生考前先到考試地點熟悉路線和環境,尋找一些與自己平時熟悉的環境相似的地方,心理上有認同就會抵消考場環境造成的壓力。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