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自尊家庭會影響
家庭是孩子社會化的主要場所,也是社會化的最先執行者和基本執行者。孩子的社會知識、道德規范和社會行為首先是從家庭中獲得的。同時,社會的價值觀念和社會化的目標也是首先通過父母傳遞給孩子的。自尊既然是社會化的重要方面,當然也會首先受到家庭的影響,家庭中的各種因素(如家庭的結構、經濟收入、教養方式等)和父母本身的特點(如父母的職業、受教育水平等)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孩子自尊的形成和發展。
父母教養方式是家庭因素中對孩子自尊發展影響最大的因素,它不僅影響孩子自尊發展的水平,而且影響孩子自尊發展的速度和方向。心理學家們通過研究后發現,父母對孩子采取“溫暖與理解”的教養方式會促進孩子自尊的發展,提高孩子的自尊水平;相反,如果父母對孩子采取“懲罰與嚴厲”、“過分干涉”、“拒絕與否認”、“過度保護”等教養方式則會阻礙孩子自尊的發展,降低孩子的自尊水平。
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是家庭因素中影響孩子自尊發展的第二大因素。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孩子的自尊水平也越高。父母的受教育水平雖然不是影響孩子自尊發展的直接因素,但是它可以通過其他途徑間接發揮作用。一方面,受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父母的理想、情緒、家庭關系、生活方式、教養方式等;另一方面,受教育水平決定著父母的職業地位,而職業地位又決定著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從而也決定著家庭的物質生活條件。這些精神的和物質的條件結合在一起,就會造成影響孩子自尊發展的條件積累。
家庭的結構也是家庭因素中的重要方面,心理學中一般把家庭結構分為“核心家庭”和“非核心家庭”兩種。前者是指由父母和孩子兩代人組成的家庭,后者是指由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與孩子三代人甚至四代人組成的家庭,或者是孩子直接由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撫養的隔代家庭。心理學家通過研究后發現,核心家庭的孩子其自尊發展水平高于非核心家庭的孩子,這可能與兩類家庭對孩子的教養態度和教養方式不同有關。非核心家庭比核心家庭在教育子女上有更多的弱點,一般來說,祖輩對孫輩多偏重撫養,而父母對子女則不僅注重撫養,還注重教育,核心家庭更多地使用正確的教育方式。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