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學會分享
如果有一天,你們發(fā)現(xiàn)孩子不愿意把好吃的和大家分享,為了好看的少兒節(jié)目把你們都支出房間,爺爺奶奶腿腳不便還硬要背、硬要馱,家中來了客人 卻把自己最喜愛的玩具、圖書、食品都藏了起來,目無尊長;這時你是否覺得自己的教育出了問題、孩子的成長出了問題?的確,缺乏愛心的教育是殘缺的、不完整 的。我們一定不愿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智商高、能力強、卻不愿分享、不懂關(guān)愛、自私冷漠的人。因此,讓我們都來做有心人,從小給予孩子愛的教育,讓孩子成為 一個有愛心、會分享的人。樂意分享的孩子才能在集體中更快樂。那如何才能讓孩子學會分享呢?
一、讓孩子從小學會分享。我們知道,九個月大的小嬰孩就會緊握著手里的小甜餅不愿與人分享。在孩子兩三歲時,他們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判斷能力,還 不能正確區(qū)分“自己的”和“別人的”東西,當他們認為“自己的東西”被侵占時,他們就會大發(fā)脾氣,因為他們只知道現(xiàn)在擁有,沒有了就是沒有了,不管你現(xiàn)在 還給我或是將來還給我。其實此舉是孩子在一定年齡階段固有的特征。但我們看到此舉也不能熟視無睹,讓孩子任意為之。一天,全家人做在客廳里看電視,兩歲的 清清正拿著她最愛吃的餅干吃著。奶奶說:“乖乖,來給點阿婆吃。”清清很快走過來,拿著餅干往奶奶觜里送,奶奶假裝咬了一口,說:“乖乖真乖,奶奶不吃, 你吃吧!”清清得到了奶奶的表揚,喜滋滋的走開了。不一會兒,小姨來了,清清看到小姨,興高采烈地跑到小姨身旁,親了口小姨。剛坐下,清清又手拿著餅干往 小姨觜里送,邊送邊說:“阿姨,吃。”小姨看到外甥女這么熱情,可高興啦:“清清真乖,小姨愛你!”說完,張開大嘴一口把清清遞過來的餅干給吃了。清清的 笑臉剎時不見了,“哇”的一聲哭出來:“餅餅沒了,我不要,我不要……”奶奶忙走過來幫忙,假裝著一邊輕打小姨一邊給清清說:“小姨不好,打她。乖乖,不 哭啊!”說完,抱起清清出去了,剩下小姨百思不得其解:難道我吃錯了餅干,做錯了事兒……案例中的清清和家人玩慣了“假吃真表揚”的游戲。常此以往,在清 清的意識中就有了這樣的想法:好吃的東西大家都讓給我吃,還常表揚我。今天,清清突然棋逢對手,遇到了信以為真的小姨,出盡了洋相。如果清清的家人常此以 往的對其進行著這樣的教育,無形中就會助長了孩子自私的心理,從而讓孩子養(yǎng)成不愿與人分享的行為。當然,孩子的分享行為不是自發(fā)生成的,大人必須在日常生 活中引導孩子怎樣做。如:飯后吃水果時,有意識的引導孩子將水果分發(fā)給大人,告訴孩子好吃的要和大家分享,還可以嘗試著讓孩子把好的、大的先給別人吃,而 大人在欣然接受孩子給你的東西時,別忘了說“謝謝!”讓孩子感受到真實的分享,同時也在無形中讓孩子學習了禮貌待人。
二、榜樣、表率教育,身教勝于言教在電視熒屏上相信大家都看過這樣一個鏡頭:當孩子看到媽媽打來一盆熱水,幫奶奶洗腳時,他也顫顫巍巍端來一盆 水,對媽媽說:“媽媽,洗腳。”“我也給你講小鴨子的故事。”我覺的這特生活、特真實。由此,我們也會深切領(lǐng)悟到榜樣、表率的作用。在家中,父母要時時做 好表率,真誠待人,樂于分享。在幼兒園里,老師更要為人師表,做好榜樣。也許孩子們在家習慣了被大人寵,來到幼兒園這個大環(huán)境,多數(shù)孩子不能不知道怎樣和 同伴友好相處。特別在玩自己的玩具時,一些孩子只知道玩著從自家?guī)淼耐婢撸婺伭耍捅е约旱耐婢甙l(fā)呆,不知該做些什么。但也有個別孩子看到同伴的玩 具,搶來就玩的,因此我班剛開始讓孩子自由玩玩具時,以上兩種情況較多見。針對此情況,我們在孩子活動安排中,特設(shè)定了一個“快樂分享日”的活動,同時我 們利用家長會、發(fā)放通知、家園宣傳欄等途徑讓家長朋友了解明白“從小讓孩子學會分享”的重要性,這樣一來我們的分享日受到了家長朋友的支持。記得在第一次 食品分享活動中,孩子們都懷抱著自己心愛的糖果遲遲不愿與他人分享。于是老師拿著自己的糖果來到孩子們面前,主動和孩子有禮貌的分享,讓大家直接、間接的 體驗分享的快樂。乘機老師請孩子每人拿出一樣食品問:“你們想嘗嘗別人的糖果嗎?”漸漸地,一些孩子伸出了手,開始交換食品。當然期間會有些小插曲:只見 媛媛一把拿過同伴遞過的糖,自己手中的糖卻緊撰著,忘了交換、恬恬則把自己的糖果罐藏到了椅子下面、洋洋則把自己吃過的餅干遞給同伴……在這第一次的分享 活動過后,許多孩子都嘗試著和同伴分享,我們也意識到了開展分享活動必要性和重要性,此后,我們的分享活動越來越豐富,孩子們在分享的活動中表現(xiàn)得也越來 越自主、友好。每到這天,孩子都會帶來自己心愛的東西與同伴分享。從而讓孩子們真正體會到了“會分享的你是快樂”的情感。漸漸地,我們的家長也被我們所感 染:天冷了。媛媛的媽媽給班中每個孩子編織了一副小手套;端午節(jié),天天的媽媽給每個孩子準備了裝有咸鴨蛋的網(wǎng)兜、蕙蕙奶奶帶來了人手一個香包;天熱了,佳 佳奶奶送給每個小朋友一個游泳圈或皮球;六一兒童節(jié),天天媽媽特地拿來一只蛋糕,讓大家分享節(jié)日的快樂。榜樣、表率教育是對孩子進行情感教育有效的教育。 正如艾倫凱所強調(diào)的:榜樣是習慣的基礎(chǔ),而習慣是人格的基礎(chǔ)。我們要發(fā)揮榜樣的作用,從而更有效的引導孩子會分享,為形成良好的人格打好基礎(chǔ)。
三、表揚與鼓勵相結(jié)合讓分享成為自覺自愿的行為,對小年齡的孩子來說是有一定困難的。對自己所喜歡的物品所表現(xiàn)出的占有欲是此年齡段孩子固有的 特征。而每次的分享并不是在成人的強求和專制下進行的。我們可以用快樂的情緒真實地和孩子分享,對孩子每一次小小的進步都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從而在 一定程度上強化孩子的分享行為,讓孩子慢慢習慣并樂意分享。祺祺剛滿兩周歲,他是家中的開心果。從小我便引導他好吃的、好玩的要大家一起分享。當然,他還 不懂得何為分享,也不知道其中蘊涵的道理。但每當他做一次大方的“給你吃、給你玩、給你看”的行動時,我會用行動來肯定他、鼓勵他、表揚他。在他小小的心 靈深處懂得:這樣做,媽媽喜歡。一次,家里來了一位小表哥,比祺祺大十幾個月。小表哥看到弟弟有這么多好玩的玩具可開心了,忽而玩旋轉(zhuǎn)飛機、忽而開遙控賽 車、忽而玩線控遙控挖掘機……哥哥玩什么弟弟也緊跟上,不久便傳來了哭叫聲。一看,兩人正在搶一輛線控挖掘機。我一看便明白了,新挖掘機祺祺舍不得了。于 是我?guī)е硪惠v挖掘機走過去,“祺祺,媽媽這兒還有呢,新的我們常玩,今天給哥哥玩吧!”兒子呆呆地看了我片刻,松手了,立即我鼓勵祺祺說:“祺祺真 棒!”看著兩個小鬼平安無事的玩著,我笑了。為什么祺祺會松手,或許是另一輛挖掘機讓他轉(zhuǎn)移了注意力,或許他真聽懂了我的話,但不管怎樣,我知道我的贊揚 祺祺喜歡、他能把自己心愛的玩具給哥哥玩了,我對他的此舉也滿足了。讓孩子從小學會分享,對于孩子樂意與人分享的行為及時給予表揚、肯定,這能助長孩子良 好的品德。因為我覺得家長的態(tài)度不僅決定了孩子是否能學會并樂意分享,更重要的是決定了孩子將來能否用充滿愛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人和事。此外我還認為,家長 的表揚、鼓勵也應(yīng)適度,防止孩子為了得到表揚而做出分享的行為。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xiàn)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nèi)绾未蛘泻粢彩欠浅5闹匾模煌拇蛘泻舴绞娇梢酝嘎恫?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xiàn)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xiàn)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xiàn)在我們大家就應(yīng)該了解
-
產(chǎn)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xiàn)一些產(chǎn)后抑郁癥的發(fā)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chǎn)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