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孩子有禮貌
禮貌是拉近自己和他人的一座橋梁,懂禮貌的人容易讓別人接受,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所以父母們要從小培養孩子講禮貌。學會禮貌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觀察實驗篇
小朋友們正圍坐在一起看電視,我笑容滿面地走了進去,小朋友們都抬頭看著我,可是沒有一個人跟我打招呼。這可不行哦,我得主動出擊:“小朋友們好!”小朋友們還是愣愣地看著我不吭聲。孫老師開口了:“小朋友們,今天有個阿姨來參加我們的活動,你們應該說什么?”沉默了一會,才有一個小朋友說:“阿姨好。”接著就有很多小朋友跟著說:“阿姨好。”聲音此起彼伏。
是不是因為我是陌生人的緣故,小朋友們有些怕生?考慮到這個問題,我又邀請了一位小朋友熟悉的老師走進教室,可他們還是沒有主動打招呼,等到這位老師主動說:“小朋友們好”以后,小朋友們才加以回應。
總得來說,大部分小朋友都沒有主動問好的意識,不過在老師的提醒之下,能夠向人問好,這與是不是熟人并沒有關系。孫老師介紹說,平時已經給小朋友們灌輸了向客人問好的思想,有的時候小朋友們會主動問好,但大多數時候還需要老師提醒。
雖然有點出師不利,不過沒有關系,我再接再勵地拿出了事先準備好的禮物,笑瞇瞇地走到小朋友面前:“小朋友,送你一個小禮物。”我把禮物一個一個送到小朋友的手上,在沒有進行任何暗示的情況下,沒有一個小朋友對我表示感謝,只是高興地接過了禮物。于是我加以引導:“我送禮物給你,你喜歡嗎?你應該跟我說什么?”每個小朋友都表示喜歡,有一半左右小朋友在我的引導下說出了“謝謝!”剩下的一半孩子中,有三分之二的孩子默不作聲,還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想了想,不知道該說什么,居然說:“阿姨好!”
結果有點出乎我的意料,本來以為在接受了我的禮物以后,孩子們都會說“謝謝”,就算自己不會主動說,在我的引導下也能說出來。孫老師說,雖然教過孩子們使用“謝謝”這個詞語,但他們心里并沒有感謝的意識,就算會說“謝謝”,也不知道應該在什么情況下說。
給小朋友們發了彩紙和剪刀,讓他們做手工。按照我們事先設計好的,孫老師故意漏發了幾個小朋友。沒有發到彩紙和剪刀的小朋友坐在那里等了一會,看老師不再發給他們的時候,有幾個小朋友就叫了起來:“老師,我沒有!”這時,我出場了:“你沒有彩紙和剪刀?我幫你拿過來。”等到我把彩紙和剪刀發給他們的時候,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對我說了謝謝,其余的孩子理所當然地接受了我的幫助。
在小朋友提出要求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用“請”字,而且在接受了幫助以后,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說了“謝謝”。在經歷了剛才送禮物那個場景以后,對于謝謝,小朋友們有了大致的概念,所以這次在經過引導以后,大部分孩子都說了謝謝。
打開了音樂,讓孩子們在教室里跳舞,孩子們高興地扭來扭去,興奮之余,難免就有了磕磕碰碰。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撞了滔滔一下,那個小朋友揚長而去,滔滔愣了愣,追上去推了一把,然后心滿意足地回來繼續跳舞。過了一會,好好被小朋友撞了一下,同樣的,撞到她的小朋友沒有任何表示就快樂地跑開了,好好打了個踉蹌,站穩了以后愣了一會,又加入到跳舞的隊伍中去。
孩子們在玩耍的時候總是免不了會有碰撞,跳舞途中,共發生四次碰撞事件,撞人的小朋友都沒有說“對不起”。后來在老師的干預下,撞人的小朋友才勉強對被撞的小朋友說了“對不起”。
小插曲:在進行Step 4的時候發生了一個小插曲:我站在教室的角落里觀察孩子們的反應,滔滔拿了一把小椅子給我:“阿姨,給你小椅子,你坐著看吧!”我受寵若驚,連聲說:“謝謝!”滔滔說:“不用謝!”接著有好幾個小朋友給我拿來椅子。從一開始他們不會問好、不會說謝謝到現在主動來招待我,還對我說:“不用謝!”看來,今天的觀察試驗還是小有成效。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