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孩子心中的好父母
孩子認為母親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修養(yǎng)的占75.8%;希望母親改變教育方式,和他們多交朋友的占80.2%;要求母親尊重個人愛好,給予 獨立成長空間的占67.3%。僅有3.7%的學生能接受母親現(xiàn)行的教育方式,認為母親能令自己產生敬佩、仰慕之情的僅占接受調查者總數(shù)的7%――
一位中學生在日記里這樣寫道:在我遭遇挫折、情緒低落之際,我渴望你的關懷和鼓勵,而你卻給我冰冷的目光;在我滿懷憧憬、把握成功之時,我需要你的贊賞和 肯定,而你卻扔下一句“不要驕傲”,吝嗇地不給我一點信心……你要我努力讀書,用智慧和勤奮譜寫生命最絢麗的篇章,媽媽,我真遺憾,你卻不是我最好的讀 者。
一位憔悴的母親這樣哭訴:我辛辛苦苦、費盡心思把兒子拉扯到初三,省吃儉用、絞盡腦汁給他提供優(yōu)越的學習條件,盼他能考上市重點高中,而他的模擬考試成績傷透了我的心。今天5點半催他早起讀書,才說他幾句,他竟然罵我“更年期,吃飽了精力過剩……”
這是上海浦東三林鎮(zhèn)婦聯(lián)在“母親素質大調查”調研活動中遇到的情況。一邊是母親盼子成才的沉甸甸的關愛,一邊卻是孩子們對這份母愛的排斥和抗拒。婦聯(lián)有關 人員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以長輩意識為主導的傳統(tǒng)母愛,在某種程度上已經(jīng)阻礙了兩代人的溝通,母親和孩子,成了兩本互相讀不懂的書。
這個以全鎮(zhèn)近千名學生為對象的母親素質調查活動,其結果令母親們大吃一驚。31.5%的學生認為母親缺乏魅力、語言粗俗、思想平庸;認為母親要加強學習、 提高自身修養(yǎng)的占75.8%;希望母親改變教育方式,和他們多交朋友的占80.2%;要求母親尊重個人愛好,給予獨立成長空間的占67.3%。而另一方 面,僅有3.7%的學生能接受母親現(xiàn)行的教育方式,認為母親能令自己產生敬佩、仰慕之情的僅占接受調查者總數(shù)的7%。
在某校的“話說母愛”主題班會上,學生們坦陳了自己對母愛的看法。
對崇尚獨立空間的孩子們來說,干涉?zhèn)人隱私的母愛是他們最難以接受的,比如偷看日記,監(jiān)聽電話等等。有學生說:“為什么帶鎖的日記這么流行,就是因為媽媽們喜歡偷偷翻我們的日記,明明是侵犯了我們的隱私,嘴上卻還要說是關心我們,怕我們學壞。”
過于專制、以成才為目標的母愛,因為給了孩子太多的壓力,也受到了主張個性發(fā)展的孩子們的反抗。“我媽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了我身上,說真話,我覺得她 挺不容易的,可是我就是對她尊敬不起來。”“為什么一定要我實現(xiàn)她當年的理想呢?永遠當我是小孩,永遠得按她指定的方向前進,我會失去自我。”學生們七嘴 八舌地講述著各自的理由。另外他們還表示,不分場合的關愛和過分的管理等,也是他們對母親不滿的重要因素。
那么,學生心目中理想的母親形象是什么樣的呢?孩子們給出的答案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傳統(tǒng)的“慈母形象”,他們理想的“現(xiàn)代母親”是這樣的:懂一點電腦,化一點淡妝,少一點說教,多給點空間,有氣質,愛學習,像個朋友一樣。
負責調查的三林鎮(zhèn)婦聯(lián)俞老師分析說,學生們的想法里固然有幼稚、偏激和虛榮的因素存在,但不可否認,現(xiàn)在的孩子接受新信息較快,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價值標 準;他們敏感、內心脆弱卻刻意地表現(xiàn)堅強;他們清醒而灑脫,又免不了孩子氣的稚嫩,因此現(xiàn)在的孩子應該說是一個不斷變化的矛盾綜合體。孩子在變,但我們很 多母親的母愛卻一直延續(xù)著“母雞式”的傳統(tǒng)模式。很多母親在乎孩子的物質要求,注重對孩子生活上的照顧,卻忽視了孩子的內心情感世界,特別是忽略了自己在 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定位。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xiàn)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xiàn)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xiàn)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xiàn)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xiàn)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fā)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