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情緒要教會孩子
1.知道自己表達情緒的方式可能會影響別人的反應,因此會選擇恰當的自我表達方式;
2.產生負面情緒時,懂得用一些方法去緩解情緒的強度與持久度,以便把情緒調整過來;
3.處于強烈的情緒狀態時,能夠自我克制,不至于做出不當的行為;
4.知道表達情感時要遵循哪些文化規則。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們有心,會找到很多提高孩子情緒能力的方法。
5大策略提高孩子的情緒能力
1.面對面,“照鏡子”
父母抱著嬰兒,與他面對面,并模仿他的面部表情。當嬰兒快樂地微笑時,父母也報以微笑;當嬰兒驚訝時,父母也做出驚訝的表情。大多數嬰兒會喜歡這種模仿游戲,并會主動變換表情來逗父母,由此產生情感共鳴。
心理學家發現,父母大多會模仿嬰兒的表情,并隨著嬰兒的好奇、痛苦、驚訝和快樂的表情,來變化自己的表情。這種面對面的模仿游戲,使成人可以將嬰兒的情緒感受反映給嬰兒自己,并傳達成人對嬰兒情緒感受的評價。于是,嬰兒可以觀察到千萬種情緒表達,學會跟別人溝通彼此共同經歷的情緒狀態,學會通過情緒來對周圍施加影響。
2.給情緒“貼標簽”
經常用一些情緒詞匯來描述孩子當時可能的感受。比如,在孩子被同伴拒絕時,媽媽問他:“你很生氣是嗎?”然后,媽媽把他抱起來安撫,問他:“現在你高興些了嗎?”
孩子的情緒感受其實非常廣泛、復雜,但是卻可能沒有能力說出來。父母用各種情緒詞匯來描述他當時的感受,可以確認孩子的情緒,給孩子提供情緒“標簽”,同時豐富孩子的情緒概念,也幫助孩子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
3.在游戲中體驗
在過家家游戲中,小紅扮演媽媽,小為扮演兒子。一會兒,“兒子”生病了,“媽媽”非常著急,關照他,帶他上醫院;一會兒,“兒子”驕傲地告訴“媽媽”,他會自己吃飯了。
在各種象征性游戲和體能游戲(例如過家家、畫畫、跳舞、搭積木)中,孩子的情緒語言最多、情緒行為最生動,這可以鍛煉孩子情緒表達、理解和調節的能力,讓他學到更多協調自己和別人感受的方法,盡情地體驗各種強烈的情緒,并不斷地調適自己的情緒。
4.在交往中實習
小柱經常愛發脾氣,打小朋友,小朋友都不愿意跟他一塊玩。在媽媽的幫助下,小柱明白了在憤怒和不快時,應該控制自己的情緒。后來,他又和小朋友很好地玩在了一起。
同伴關系對于孩子的情緒理解和情緒調節能力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友誼為他們開啟了一扇通往各種情感表達的大門。蘊涵豐富情緒的同伴互動,為孩子的情緒概念發展提供了必要而原始的素材,為孩子發展情緒調節能力提供了練習的機會。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