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遠期幫孩子度過
大約在14歲左右與父母最為疏遠,心理學上稱“疏遠期”,這是一生當中最為疏遠的時期,也是一生中矛盾最為突出的時期。這種現象可以持續整個青春期。“青春期”遭遇“更年期”
青少年的“疏遠期”現在提前到12歲―18歲。開始表現在言語上的偏激,要與成人年發生沖突,譬如老師、家長等,這是由于身體的巨變引起的,有人比較明顯。這時他自以為是,覺得自己有主見了,于是不聽話,不禮貌,好像沒有知心朋友,很壓抑,情緒低落。常常是一句話或一件事就成了“導火線”而產生過激行為。
如果這時遇到家長的“更年期”,“兩期相遇”,必然硝煙彌漫,發生爭端。
應當指出,青春期特別是出現“疏遠期”的孩子,更需要“親子關系”。
我們知道“更年期”家長也會出現煩躁,心理矛盾等現象,而碰上孩子的“疏遠期”時,孩子還沒有成長成熟,沒有失敗的體驗,也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是一味以為自己“長大”了,不需要父母的呵護,自己有主見了,可以自作主張了,如果此時父母一味自顧自地斥責孩子,或者高高在上,把他當小孩子教育;或者缺乏耐心,各忙各地,認為自家的孩子難教,不易理睬,缺少溝通,這時的孩子就更加叛逆,甚至封閉起來,不理大人。楊紅霞老師說,很多心理個案治療到最后都發現問題出在孩子,根源卻來自于家庭。“親子關系”治心靈“黑色地帶”
其實,人心理都是有問題的。正常人心理通常也有心理曲線:正常顏色是由白―淺―深―黑,可以調節由黑―深―淺―白,呈淺灰色也是正常狀態,而13歲到17歲少年卻很容易滑落到“黑色地帶”,所以不能亂貼標簽說“心理有問題”,確認心理有問題需要醫生確診。一般心理走到“黑色地帶”時需要人際交往,同伴或者親情包括父母的親子關系來緩解,也可以心理老師干預,辦法通常是預防、預警和干預,深層次才需要藥物治療。
青春期的少年自我意識剛剛發展起來,由于身體的變化引起心理的變化,如果為人父母還停留在“你是我的孩子,我叫你干嘛就應該干嘛”的習慣思維上,當然引起心理反彈,所謂的“代溝”就是思想不一致并在無法溝通的情況下形成的。最關鍵的是建立一種“平等關系”,首先要讓孩子說出來,說出心中的想法,看他心里有什么不舒服,并反思自己青春年少時的種種行為心理,一起面對人生苦惱。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