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別讓他太聽話
創造力、聽話,如何兼備
第一,我們要求孩子行為上要基本聽話,整天打架、罵人、不聽話不行,但思維上可以不太聽話,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第二,孩子小時,以聽話為主,要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孩子大了應給一點“不聽話度”,甚至行為上也可以有自己的做法。
美國總統尼克松寫了一本書《領袖們》,他說,中國的教育制度可以為群眾提供很好的教育,但卻失去了中國的達爾文和愛因斯坦。因為中國的教育制度過分強調每個人要樣樣都好,樣樣搞統一,從小把他們訓練得十分馴服,不允許有獨立見解,更不允許有愛因斯坦稱的“離經叛道”,這樣只能培養出守業型人才。父母要真心熱愛創造型孩子,就不要對孩子求全責備,不要用傳統的觀點把孩子訓成“小老頭”。
美國科學家?寺f:“固執與執著兩者之間的區別非常微妙,如果你的想法成功了,每個人都說你非常執著、堅持不懈;如果你沒有成功,人們就說你固執、頑固不化。”西方人認為應該允許孩子“固執”,因為那里面可能有執著,應該允許孩子“不聽話”,因為那里面可能有創造。
“藍太陽”的寓意
國外有一個孩子,父母讓他畫太陽,他畫了一個藍太陽。問他:“你怎么把太陽畫成藍色的?”孩子說:“我畫的是海里的太陽。”父母說:“好極了,你太有想象力了。”
有一位幼兒教育專家到國外看到一個幼兒用藍色筆畫了一個“大蘋果”,老師走過來說:“嗯,畫得好!”而且愛撫地摸了摸孩子的頭,孩子高興極了。這時中國專家問教師:“他用藍色畫蘋果,你怎么不糾正?”那個教師說:“我為什么要糾正呢?也許他以后真的能培養出藍色的蘋果呢。”
外國家長這樣容忍孩子“不聽話”是有道理的,它可以保護孩子的想象力,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允許孩子“不聽話”指的主要是思維上的“不聽話”,孩子們看到的世界是獨特的,他們的想象力是很豐富的,如果我們用成人的思維方式對他們粗暴地干涉,就會扼殺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給孩子一點“不聽話度”就是對他們創造思維、創造欲望的保護。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