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善于引導孩子壞習慣
1-2歲:咬人
分析:這個年齡的孩子通常不能很好地用語言來表述自己的意愿,于是,咬人就成了一種獨特的表述方式。
建議:寶寶的咬人行為應引起父母的警惕。如果孩子已經咬了別的孩子,父母應把主要關注點放在受害的孩子身上,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知道,他的這種行為并不能引起父母對他的重視。當父母發現寶寶因此出現焦慮情緒時,應馬上通過玩具或改變環境來轉移他的注意力。
2-3歲:占有欲
分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開始萌發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占有欲開始變強。與他人分享對他們來說是一門新的課程,需要長期學習才能掌握。
建議:當父母帶寶寶外出時,應記得告訴他們,要把自己的玩具與其他小朋友分享,如果他做不到,那么就應把玩具收起來。當然,事先可以允許寶寶收起兩三樣他最喜歡的玩具,保留一些他的權力。
4歲以后:告狀
分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開始對是非對錯有所認識,因此,當他看到有人在違背規則時,會理直氣壯地把這種行為告訴家長或老師。
建議:父母可以告訴孩子,當他發現別的小朋友正在做一件很危險的或可能會傷害到別人的事時,確實應該馬上告訴大人。但是,告狀也是一種不受人歡迎的行為。
5歲:霸道
分析:很多孩子在這個年齡段開始出現小皇帝的霸道心態,他們常常會為所欲為。
建議: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對其他孩子有攻擊性行為,千萬不要姑息遷就,而是及時給他制定必要的紀律,每次外出或參加集體活動前,都要跟他反復重申紀律。例如在游樂場游戲時必須排隊,遵守秩序;在小區的游樂區玩一件器械時不要霸占時間過長,因為其他小朋友也等著玩。父母還應告誡孩子,如果他做不到遵守紀律,必須承受一定后果,例如結束游戲提前回家或縮短看動畫片的時間;如果他在活動中能夠很好地遵守紀律,應及時表揚或給予獎勵。
6歲:說臟話
分析:學齡前的孩子有時會故意說些臟話來試探父母的反應。但有時,他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僅僅是模仿他人的話。
建議:父母可以對孩子明確說明哪些詞匯屬于禁區,并且告訴他為什么這樣說不好。如果孩子剛剛開始說臟話,應平靜而嚴肅地警告他;如果孩子說臟話成了習慣,父母應給予必要的懲罰。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