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測量的對象
測驗測到的是否真的就是本來打算要測的東西?心理和教育測量的對象,應該是某種特定的“潛在心理特質”或“內隱心理結構”。所編測量工具實際施測后所測到的東西,是否真是這特定的“特質”與“結構”,自然是測量工作中最具根本性的問題,在測量過程中既是據(jù)以開始又是最后歸結所在的問題。由于心理測量對象的間接性,這個問題的考察最為復雜。由此發(fā)展起了多種測驗效度驗證的理論與方法。歷史上人們開始時著重于考察所得測量結果跟測驗外部效標的相關,利用實證資料分析測驗的統(tǒng)計意義上的預測能力。但是,后來又認識到單作統(tǒng)計學分析是很不夠的。心理計量學不能只重“計量”而忽視“心理”。心理計量學要和實質心理學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如果老把“特質”、“結構”當作一個純“統(tǒng)計學構造”而不認真充實其心理學意義,出現(xiàn)“缺失心理學意義”的現(xiàn)象,是會嚴重阻礙心理與教育測童的進一步發(fā)展的。要深人研究心理現(xiàn)象的本質、結構、機制和功能,以此為指導,更多地采用實驗設計的技術來編制測驗;還要深人分析被試接受測驗的具體心理過程,看到前一部分測驗作答過程對后一部分作答的遷移與影響;要把心理學的過程模型跟心理計量學模型結合起來,定性定量地統(tǒng)一進行分析;不能只對作答反應結果資料作探索性因素分析,而且可運用結構方程分析模式作驗證性因素分析,主動進行有關心理結構的假設檢驗。總之,既要大力強化現(xiàn)代科學心理學,又要大力強化現(xiàn)代數(shù)學的理論與方法在心理和教育測量中的應用,切實保證提高測量的正確性與有效性,以適應當前社會與科技發(fā)展的孺要。
相關文章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xiàn)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xiàn)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xiàn)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xiàn)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xiàn)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fā)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