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的觀續法
科學研究是人們運用其智力與體力有意識地發現對象的規律性,創造文化科學技術成果的勞動。在科學研究過程中,人們怎樣確定科研課題,設計科研程序,控制科研情境,往往成為關系科研成敗的關鍵。
科研實踐表明,在具體實施科學研究時,決不能孤立地使用某種研究方法,而往往是在方法體系中綜合地運用各種方法。教育心理學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總結法、測驗法等。
觀察是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的知覺過程。科學研究中的觀察法是在自然而然的生活情境或教育過程中,直接觀察被試者某種心理活動的客觀表現,從而對它進行了解的。宋朝范成大的《田家》詩描繪道:“晝出耕田夜積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這里,作者就是運用觀察法記述了我國古代農村幼童模仿成人勞動的行動模式。我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幼兒教育專家陳鶴琴教授所著《兒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兩書,就是他通過對自己孩子及其他幼兒的長期觀察,總結出的教育幼兒的一百零一條原則。此書于1925年出版,在當時被稱為“中國出版教育專書中最有價值之若作”,“天下父母共讀之書”。
觀察法是運用最普遍、最簡單易行的研究方法。有效的科學觀察應當滿足下列五個基本條件:
1.保持情境自然。觀察者對情境不施加任何控制,任其自然,這是觀察法的基本特征。這樣,所收集到的心理事實,才較為真實可信。
2.明確觀察目的和觀察對象。明確觀察目的,可以使觀察者從紛繁復雜的現象中有意識地篩選出有用信息,以減少觀察的盲目性。觀察目的還是選擇觀察對象、制定觀察計劃、編寫觀察報告的依據。
3.事先擬定觀察計劃和觀察程序。根據觀察目的精心設計觀察課題、觀察日程、觀察程序,使觀察活動有計劃的進行。
4.傲好有關知識材料的理論準備。觀察的目的不只是積累有關心理現象的事實,并且還要查明心理事實發生的原因、過程和結果。它要求觀察者先有充分的知識、經驗準備,以便順利地捕捉各種現象的事實,解釋它的原因和結果。觀察者的知識經驗愈豐富,就愈有利于觀察。
5.時的系統記錄整理與分析,并寫出觀察日記或觀察報告,這是取得研究成果的重要步驟。它要求觀察者有較高的組織材料的能力和解釋材料的能力。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