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方法應對學生心理沖突
第一,理想與現實的沖突
學生們在家中、在學校所接受的教育大都是理想化的,這使得他們進入中學前,已初步形成了一種理想模式的觀念和人格。進入中學以后,學生們自我意識開始覺醒,獨立性增強,社會化程度提高,他們開始把眼光投向變化中的社會。這時,理想化的觀念將受到根本性的挑戰,必然地造成了他們心理上與行為上表現出一種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沖突。這種沖突具體表現為:
1.對未來的高期望和對現實的低評價之間的矛盾
中學生對未來的期望是理想化的。這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在教育體系中得到的是理想化的教育,另一方面,他們作為未來社會的主人,必然地會將自己關好的愿望投射于理想,寄托于未來。但現實與理想總是有差距的。由于中學生缺乏理性的、辨證的眼光,使得他們對現實極為不滿,評價極低。他們常常因為社會中存在一些不良現象,而把整個社會看成一團糟,全面否定現實生活。
對未來的高期望,表現了中學生樂觀、進取,對未來充滿信心的特點。但這種高期望和對現實生活不客觀的低評價并存,往往使他們產生一種好高騖遠的盲目性情緒,造成對未來的高期望具有極大的脆弱性,一旦在現實生活中高期望碰到障礙、受到挫折,他們極易走向悲觀的一面,對未來失望,對現實氣餒,不能再以理性的態度對待生活。這對青少年成長顯然是極為不利的.
2.自我與社會的矛盾
自我與社會的沖突主要表現為中學生自身能力與社會對他們的要求之間存在差距和矛盾,也即他們的自我評價和社會評價之間存在矛盾。
中學生中普遍存在對自我的過高評價、過高預期的傾向。而生活中自我過高評價和他們的實際能力、經驗還不能適應社會要求有著暫時無法調和的矛盾。這類矛盾常會給一些學生帶來心理上的挫折感,從而影響他們的社會化過程,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
3.理想生活向往和現實生活感受的矛盾
中學生在心目中把學業的順利,個人充分自由地發展,家庭生活的富裕、融洽等視為理想生活(調查表明,上述學生分別占 20.8%、30.6%、19.7%)。但由于社會上把升學作為衡量學業的唯一標準,而我國目前能夠順利進入高等院校的學生畢竟是少數,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現狀,使得多數學生無法得到“學業順利”的體驗;個人充分自由發展則更因為社會、家庭、自身條件、能力的限制而難以實現;家庭生活的富裕,對于處于溫飽階段的中國來說,是多數家庭還達不到的;加上目前社會上兩極分化現象比較明顯,一部分學生生活相當困難。這便造成了理想生活向往與現多活感受的巨大差距。并由此帶來很大的折感,導致學生對現實的悲觀失望情緒。
4.學校理想化教育與社會需求世俗化的沖突
從幼兒園到中學,以至大學,我們學校教育都具有理想化、不食人間煙火的脫離現實的傾向,而且這種理想化的思想教育模式幾乎保持了幾十年的一貫制。我們向學生灌輸的道德觀念是高層次的共產主義道德標準,而忽視了最基本的倫理層次教育;我們要求學生樹立的理想是最高層次的共產主義理想。作為一種追求,提倡這些本身并不錯。但是,以一種高層次的模式來代替結構復雜、具有多層次的倫理、道德觀念和人生理想,顯然脫離了學生的實際,導致了學生形成與現實生活有一定距離的感想觀念和人生理想。
在以往較為單純的社會生活中,這種差距帶給學生的不適應還不明顯。但是,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上的各種觀念由單純趨向復雜,講究實惠的世俗化傾向越來越明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學校理想化的教育模式與社會需求世俗化之間的距離越拉越大,學生在學校里和在社會中所感受的、所經歷的幾乎是兩種不同的生活,對此學生毫無思想準備(學校教育沒能為他們提供這方面的準備),由此而帶來的心理上的矛盾沖突可想而知。
此類沖突會使學生產生對學校教育的懷疑,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形成一種心理上的失落感。這種失落極易導致一種放棄追求、放棄努力,隨波逐流,自暴自棄的“僖皮士”生活作風。雖然多數中學生在家長、學校的壓力之下,努力完成了學業,但心理上的這類矛盾并未因此而消失,不少學生把這種失落感帶到了社會上和高一級學校中。目前大學里“六十分萬歲”“戀愛至上”“看破紅塵”等現象無不與此有關。此類現象對整個社會的消極影響也是明顯易見的。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