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情況下要對孩子說不
3歲以前,孩子真的“不懂事”嗎?對待這個階段的孩子,如何采用正確的方法拒絕,同時又避免對孩子造成情感上的傷害呢?
專家表示:這就要求父母根據孩子的不同情緒來區分對待。讓你的孩子了解某些特定的動作是你所能忍受的極限,這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的孩子有下列情況之一,就一定要明確地對孩子說“不”。
處境危險
孩子做某些危險事情的時候,必須阻止他——無論他玩得多么開心。
如果孩子沒有馬上做出反應,很可能是因為他們還不太理解“不”就是要躲避危險的意思。這時候,你可以用一些短語讓他們知道在做的事情危險。比如“哎呀!”或者“燙!”
遇到危險情況,你一定要立即做出反應,如果孩子對簡短的詞匯還沒什么反應,就要用生氣的表情,夸張、明顯的肢體語言表示:“惹我生氣了,后果會很嚴重。”引起孩子的強烈注意。
傷害別人
3歲以下的小孩常常用一些自己的方式來表達情感,比如說,當他們生氣的時候,踢或咬人。他們不知道這樣給別人帶來什么不好,他們所知道的就是,在他們生氣或者遭受失敗的時候,這個(踢或咬)會使他們感覺好一點。
阻止他這樣做的同時最好是先撫慰他的憤怒。握住他的手臂并且說類似的話:“我知道你很生氣但是不要又踢又咬你會弄傷人的!”你應該要他用吻或者道歉來解決。
大發脾氣
孩子到了3歲,智力已經接近成人的60%、70%了,大腦發育基本成型,對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在需要洗手的時候,他無原由地亂發脾氣不洗,類似的事情一定要讓他知道“這樣做是絕對不行的”。
孩子的壞脾氣基本是父母的不良教育方法養成的,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張道龍說:“正是我們自己教會了孩子如何對付我們。”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不應該以暴制暴,而應該四兩撥千斤,用行動告訴他:你發脾氣,我不會滿足你,只有你用正常的方法,我才會滿足你。
調皮搗蛋
兒童心理學家發現:很多孩子調皮是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這個時候,就要求家長首先要知道孩子為什么要這樣做。只有了解了孩子內心的需求,知道孩子是因為渴望大人更多的愛,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相信很多家長都知道該如何在說“不”的同時,給予他所需要的更多關注、更多愛。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