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這些失常行為要注意
失常行為1:屏住呼吸
寶寶受到情緒刺激,或要求得不到滿足,以及疼痛等物理因素的刺激時,臉就會變得腫脹、通紅。最初寶寶會哭叫,隨即因過度換氣之后屏氣、呼吸暫停,因為沒有氧氣的吸入,二氧化碳在體積堆積,寶寶的口唇由紅色變為青色最后轉成為紫色。同時出現四肢強直,有的寶寶甚至出現四肢抽動,全過程短則10多秒鐘,長達2-3分鐘,然后重新開始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神志逐漸恢復。這種“屏氣發作”實為嬰幼兒時期一種呼吸方面的神經官能癥。1-3歲的孩子較為常見,隨著年齡增長,幼兒發作的次數也會減少,通常3-4歲時發作就會停止。
對策
寶寶屏氣發作時,要及時了解孩子的情緒變化,盡量避免情緒方面的刺激,以減少屏氣發作的次數,一旦發作你要及時安撫,或把孩子抱到室外,換一個環境也許就能緩解寶寶的情緒。
但是寶寶常常以此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父母平時要對他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寶寶屏氣發作時,可以適當的克制一些,如不要刻意注意他,不要去寬慰他。這雖然很難做到,但不這樣做,會間接鼓勵孩子繼續保持這個習慣。不過在孩子屏住呼吸這段時間內,家長要注意觀察寶寶會不會跌倒而傷害到自己。要讓寶寶明白,這種行為并不能使他得到想要的東西。
提醒:絕大多數屏氣發作不超過1分鐘,有的發作后立即入睡也就不會有什么問題了。但倘若反復出現較為嚴重的屏氣發作就可能造成腦細胞受損害,對寶寶健康尤其是智力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寶寶屏氣發作時間過長,會造成大腦暫時性缺氧,很可能導致寶寶意識喪失,四肢陣攣性抽搐、大小便失禁等危重癥狀,這時應該及時去醫院搶救,除了氧氣吸入外,還應注射鎮靜藥物。所以當發覺孩子出現以下情況時,請及時就診:孩子在沒有發脾氣時突然停止呼吸;孩子在昏厥或睡著的情況下而不是在完全醒著的時候屏住呼吸(這有可能是神經出現問題的一種信號);屏住呼吸時肌肉同時出現痙攣、抽搐現象(這有可能是羊癲瘋的癥狀)。
失常行為2:眨眼睛、抽鼻子
在1-6歲的孩子中,幾乎有25%的孩子會不停地眨眼睛、抽鼻子、聳肩膀。大多數抽動行為都是暫時性的,只持續幾個星期到幾個月的時間,慢慢的會自行消失。寶寶的這些動作都是不自主的,可能是由于孩子正在成長的神經系統中發生了肌肉痙攣和抽動。
對策
應盡可能忽視它,不要讓孩子知道你很在乎他的這種抽動,以免抽動頻率更高,持續時間更長。單純的抽搐并不是嚴重的心理紊亂或是有潛在疾病的一種信號。
提醒:當發覺孩子出現以下情況時,請及時就診:孩子熟睡時,這種抽搐還不會消失;抽搐經常發生并持續3個月以上;抽搐的同時還伴有其它的行為如哼哼聲和眨眼睛;抽搐時大叫大嚷,全身不停地抽動。
失常行為3:撞頭
有些寶寶會隨時隨地搖頭晃腦;有的會在童床上將后腦勺或前額往床沿、墻壁撞去;有的寶寶會不停地在床上翻滾搖動,直到身體或頭部頂到床邊為止;有的寶寶則有事沒事猛打自己的小頭。據觀察研究發現,寶寶的這些節奏性動作通常出現在6個月之后。此時小寶寶已能感受到規律的節奏,所以他們會不自主地搖頭晃腦,甚至撞頭撞腦也無所謂。由于男寶寶的運動能力稍強一些,所以這種行為男寶寶多見。一般等到4歲以后,孩子的這種行為才會逐漸消失。
對策
把嬰兒床四周包上襯墊,改用沒有輪子的嬰兒床,或將床靠著墻邊固定好,防止寶寶亂滾亂撞把嬰兒床震得到處跑而發生危險。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