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系要從小就培養
1. 具有自信心:擁有好的人際關系,容易受到同儕的肯定與支持,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心,進而實現自我價值。
2. 喜歡嘗試新的事物:有自信心的孩子,相信自己有處理事務的能力,對于新的事物充滿好奇心,愿意主動嘗試新的事物,相對地,學習動機也較強。
3. 具有互惠的同理心:能夠本著相互交換的互惠原則,提供彼此能夠接受的好處,如“你借我玩具,我就分你糖吃”,會站在對方的立場想,不會一味的只想要搶奪或強占。
4. 左右逢源,處事順遂:與人相處時不會斤斤計較,樂于幫助別人,使別人也樂于幫助自己,容易形成群聚的力量。因此,做起事來能夠左右逢源,易于完成,也容易有成就感。
5. 擁有健康的身心、能肯定自我:有好的人際互動,容易受到同儕的認同,自然能擁有健康的身心,并能肯定自我。黃倩儀說,在虛擬的世界中才能找到依靠的孩子,通常有人際關系不良的問題,必須將自己埋入虛擬的世界中,透過編造與想象,才能而獲得肯定,久而久之,更容易造成人際疏離。
建立良好的依附關系
0-1歲階段,人際關系主要的對象為家庭(照顧者)的成員,此時的人際發展,主要為情感依附及與家人的互動。
社交能力發展狀況
許多人都會有疑問,剛出生的嬰兒如何有人際關系的發展?黃倩儀表示,據研究顯示,1個月的新生兒對同年齡的嬰兒即有相對的吸引力;6個月的嬰兒會對其他幼兒的聲音及逗弄產生響應,如注視或舞動手腳等反應;1歲幼兒對于其它幼童的反應就更明顯,常常會主動發出聲音或希望以手觸摸對方。因此,從0歲開始,孩子已經有人際互動的概念,此時期應給予孩子正向的互動模式,有助于孩子未來的人際發展。
方法1
建立穩定的情感依附關系:此時,嬰兒需要有穩定的情感依附,才能建立其對人的信任與安全感,未來與同儕相處時才容易放心與人互動,不會因不安全感而擔心害怕,裹足不前。因此,黃倩儀說,維持照顧者的穩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是媽咪自己帶孩子,建議不要經常更換保母,否則易使孩子產生不安全感、占有欲等不良的情形。
方法2
對待孩子的態度要溫和、一致:長期處于不穩定的情緒氛圍下的孩子,容易造成不安定的感覺,父母應以溫和的態度對孩子。
方法3
用心觀察孩子的需求,適時滿足:應用心觀察孩子的需求,并能實時響應,才能讓孩子有信賴感,未來較能敞開心胸與人互動。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