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應對孩子愛發脾氣
不要被孩子的脾氣所要挾
孩子往往用發脾氣來要挾父母,以達到他的目的。如果父母讓步的話,在孩子面前表現得低三下四、畏首畏尾,或者是出于憐憫、同情、嬌慣而屈從,最后以無條件地滿足相妥協,這實際上是縱容,強化了孩子發脾氣的不良行為。長此以往,孩子的脾氣就有可能越來越壞,人也會變得越來越粗暴、任性,成為一個要挾父母的行家,因此父母千萬不要被孩子的脾氣所要挾,而應采取其他方式消除孩子的脾氣。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眼看孩子要發脾氣,父母迅速地把他的注意力轉移開去是很有好處的。但父母的這種努力必須及早地進行才會有效。比如說,母親和孩子一起上街買玩具,孩子因母親沒給他買他想要的玩具而發脾氣。“我們就要過馬路了,現在看看兩頭有無車來。看那個騎車的男孩,看見沒有?看他穿的衣服多好看,待他過去,我們就過街。聽那卡車的噪音,真要震耳欲聾啊!現在我們終于過去了。那么現在我們該往哪邊走呢?” 因為母親的滔滔不絕,孩子不愉快的情緒也就被轉移了。
對孩子提出警告
向孩子提出警告可使孩子了解不按要求做的后果,有助于防止孩子發怒和耍脾氣,還可以防止怒氣和脾氣一發而不可收拾。但要注意避免難以兌現的警音,這樣警告才能得到孩子的重視。比如說,先說:“假如你不停止吼叫和跺腳,我就不理你”,也難能做得到。那么不如說:“如果你繼續這樣,你的嗓子會吼啞,腳也會跺疼。”孩子就會重視你的警告,因為他確實能感到嗓子不好受,腳有些疼,孩子有時也會對警告習以為常,不予重視。還有遇到這種情況,采用幽默性的警告效果會更好一些,如上例警告可以這樣說:“注意!你把地板給弄疼了,剛才你聽到它叫喊沒有?”
要求孩子認錯
孩子發過脾氣之后,堅持要求他認錯確實是好辦法。它標志著憤怒的終結,并有助于孩子恢復正常而不是老繃著臉。認錯還有助于家人之間關系的恢復。孩子認錯時態度是否誠懇,語調是否正確都不那么重要。要求孩子認錯的主要原因是,它對孩子懂得發怒之后如何使情況恢復正常有好處。家里的成年人若能在發怒和沖動之后認錯、道歉,對孩子也有幫助。這就是對孩子的身教。在爭論和爆發脾氣之后,進行調和對于有關各方都很重要。它使孩子懂得在不危及彼此關系的情況下,如何結束爭論。
暫時不予理睬
孩子很難在獨自一人的情況下耍脾氣,脾氣的爆發總是有對象的。所以如果任由孩子去號啕、跺腳,自己轉身離開房間,孩子的脾氣就不會持續太久,如無意外,事情就是如此!如遇孩子正在傷害他自己或是損壞別的東西,是難以置之不理的,若把孩子留在那里,危險較大,必須把他弄到安全的地方。如此幾次之后,孩子自然就會領悟到,靠執拗、任性、發脾氣是不能實現自己不合理的愿望的,因之便可以慢慢地曉之以理,改掉說一不二,為所欲為,執拗任性等等不良習慣。
父母意見要一致
在如何對待孩子耍脾氣的問題上,如果父母意見不統一,什么措施都沒有意義。雙方會相互削弱對方措施的效果。比如,當父親在干預發火的孩子時,母親切不能說:“不聽爸爸的話”、“不和爸爸好”、“爸爸壞”之類的話;或者當母親教育孩子時,父親打斷母親的話而為孩子辯解,說情等。須知,這種做法不僅不能從根本上使孩子受益,而且很容易使孩子不尊重父母中的一方,甚至有損家長應有的威信。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