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因素影響孩子健康人格
第一階段,年齡為0~1歲。這一階段,孩子處處離不開成人的照料。如果沒有成人他們就不能生存,因而他們自身的無助感也就最為強烈。如果能夠得到成人悉心、有序的喂養與愛撫,那么在他們的心里就會體驗到一種對養護者與周圍環境的信任感,并由之而衍生出安全感--健康人格的核心基礎,倘若孩子得到的照料是粗心、冷漠、無序的,他們則無法對養護者和環境建立起信任感,內心會充滿恐懼。
第二階段,年齡為1~3歲。在這個階段里,孩子開始出現一定程度的自我控制行為,在行為表現上往往有與養護者意愿相違背之處。這是作為人所特有的自主性本能所使然。而絕大多數養護者正是在這一階段開始按照社會要求對孩子進行初步訓練,以幫助他們適應以后的社會生活。于是,在孩子的自主行為與養護者的社會性訓練之間常常不可避免地產生一些矛盾。如果養護者能夠意識到并尊重孩子的主動性本能,在行為訓練過程中不傷害孩子的自我控制感,則可能幫助他們獲得自主意識。如果養護者過于武斷,訓練過嚴或懲罰不夠公正,則容易使孩子對自己產生懷疑和羞愧的情感,甚至會引發他們對周圍事物失去興趣、畏懼與同伴交往等不利于健康人格形成的行為。
第三階段,年齡為4~5歲。這一階段的孩子與上一階段相比,有了更多的自主性行為,在不斷的探索性活動中,他們漸漸知道哪些行為是會遭到制止與責備的。如果養護者在這一階段里能夠鼓勵孩子的自我創新精神,并不時提供一些條件來促進孩子想象力的發展,孩子便很容易表現出勇于創新、做事情自信、勇敢等健康人格的表征性行為。反之,如果養護者忽視甚至嘲笑孩子的創新行為與想象力,認為它們無非都是一些幼稚之舉,并通過語言或行為的方式有意或無意地用這種看法影響孩子,那么孩子就無從獲得對自己行為的肯定和對能力的自信。
相關文章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