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應對孩子厭學心理
一、建立自信、激勵情感。
絕大多數學生都希望自己有好的學習成績。但如果教師和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值過高,超越了他們的實際能力,學生就會產生無能為力的心理狀態,就會導致灰心沮喪,產生厭學情緒。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要把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既要看到學生的短處和問題,更要發現他們的長處和進步。對學生的評價要多表揚少批評。表揚和鼓勵會起到很大的激勵作用,能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和力量,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而批評過多則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進而情緒低落、放棄進取。
二、啟迪求知欲望。
學生是教學的對象和主體。教師可以通過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比如提出促人深思的問題,講述生動有趣的故事,演示引人入勝、給人新知的直觀材料等等,啟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在課堂教學這根主線上以趣激學,用“趣”統領課堂,引導學生多思善問,激發他們的思維和探求意識。還要利用課堂實驗、社會實踐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學生愛學的情感、樂學的心態、會學的本領。
三、指導學習方法。
學生身心發展在不同年齡階段會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教師設計課程的深度、廣度和結構必須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一般特點。學習中要指導學生注意勞逸結合,安排學習的時間不可過長,不搞“持久戰”、不打“疲勞戰”。根據教學規律和教學原則搞好教學,不能強制、逼迫學生學習。還要鼓勵、培養和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和能力,使其在學習中自我總結和提高。
四、享受成功喜悅。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個兒童都有他們的長處和愛好,有他自己的先天素質和傾向;必須發展這些東西,把學生安排在這樣的條件下,使其長處能最充分地發揮出來,以成功后的快樂,激發他們心中的自豪感、自尊心。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表現欲望”和“成功需求”也越來越強,對有厭學情緒的學生不能提過高的要求,要從其愛好和特長入手,選取一個一經努力即可實現的目標為突破點,幫助、指導他們獲得成功,使其體會到成功后的充實和快樂,進而再提出新的內容和要求,這樣幾經循環,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消除厭學情緒,又可以使他們掌握豐富的知識和技能。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