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不要濫用表揚
很多望子成龍的家長濫用表揚作為鼓勵,只會造成孩子不切實際的自負自大。
幻想的自負自大造成孩子自私自利,不考慮別人感受。典型的例子就是被溺愛寵壞的孩子,他們總是被父母夸獎聰明伶俐、身體倍棒,各方面都比別人強——一旦受到挫折,或者得不到預期的表揚,其自負自大就會破滅。
自尊自信一直被認為對兒童的情感與社交能力發展至關重要,而近年研究進一步指出,自尊自信對智力的發育也有重要意義。自尊自信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形成的一個“信念系統”,這些因素有:
孩子的固有個性——隨和、友善的孩子比固執、羞澀的孩子更容易產生自尊自信。
父母愿意和孩子討論家規家教,能提升孩子的自尊自信,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意見聲音會得到尊重。
父母對孩子態度溫和,始終付出關愛,有助于孩子建立自尊自信,例如一個擁抱能傳遞“你對我來說很重要”的信息。
自尊自信還來自于孩子與同齡伙伴的比較,以及被伙伴認同或者拒絕的經歷。
升讀初中容易自卑
心理學家通過測量發現,孩子的自尊自信在學前期最高,而在開始上初中時最低。在美國,9~12歲的少年兒童最容易缺乏自尊自信。一項對底特律地區中低收入家庭兒童的研究顯示,該年齡段有25%的孩子出現自卑,其中自卑的女孩比男孩多5%~10%,自卑表現在學業競爭、社交認同等方面。
為什么這個年齡段如此難過?首先,這些孩子正經歷著由內分泌激素主導下的身體發育和意識轉變,令他們感到自己不再是以前的自己;其次,從小學升入中學意味著從一個熟悉安全的環境進入到一個陌生的新環境,而且他們在學校里還是年級最低的弱勢群體;再者,很多孩子遠離父母寄宿在學校,無法再向爸爸媽媽傾訴想法和感受,也沒有了過去習慣的擁抱和親吻。
功虧一簣不宜獎勵
美國一項全國性調查發現,85%的父母認為告訴孩子“你有多么的聰明”很重要。但專家們認為,這只會適得其反——7歲的孩子就能聽出虛假的奉迎,例如孩子擊出一記棒球之后聽到大人說“打得多好啊”,馬上就能察覺這種表揚是真是假。
針對具體成績進行表揚,實事求是。
不能連續表揚,而要有所間斷。
孩子會對虛假的表揚上癮。習慣奉迎以后,他們大腦中的獎勵系統會預期表揚的出現,一聽到表揚就開始分泌多巴胺,但聽不到表揚就要出問題了。他們為了得到表揚,學習失去了本來的意義,變成只在乎取得好成績,于是更容易在考試中作弊。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