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文化失衡造成教育永遠的痛
近年來,我國的中小學教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正成為校園文化的主流,但同時也存在著個別與這一主流相悖的暗流,校園暴力就是其中之一。這里所說的校園暴力,特指發生在學校及其周邊地區,由同學或校外人員針對學生生理或心理實施的、達到一定傷害程度的侵害行為。
逆來順受的學生
談到校園暴力,李老師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上學期末,他所在班的一位男生張亮丟了一筆錢,便懷疑是隔壁班的學生孫超偷的。于是,張亮把孫超叫到自己的宿舍,讓他交出偷走的錢。孫超不承認自己偷了錢。結果,張亮就和同宿舍的其他6位學生先是對他進行辱罵,然后就打他的耳光、踢他的身體、撞他的頭,接著又逼他喝下滿滿一瓶白酒,目的是讓他酒后吐“真言”。孫超被折磨了整整一夜后,只好承認自己偷了錢,并答應雙倍償還。事后,張亮警告孫超,不準將這件事告訴老師和家長。
然而,事情還是因孫超的傷勢過重而很快敗露。孫超的家長沖進校長辦公室,要求對打人的7名學生進行嚴懲,并向他們和學校索賠醫療費、精神損失費等。學校隨即對張亮等7名學生進行了嚴肅處理,滿足了家長的部分要求。
然而,在將近兩個月的采訪中,筆者卻不斷聽到學生、家長、老師等直接或間接接觸過校園暴力的人這樣議論:“遇到這種事兒,給施暴者一點兒錢就是,犯不著挨頓打。”“對這種人,咱惹不起躲得起,少理他們那一套就是。”“躲避他們的最好辦法就是轉學。”“像他們這種‘大錯沒有,小錯不斷,氣死公安,惱死法院’的人,你反抗又能怎樣?弄不好還會越陷越深。”在采訪中,筆者發現,大多數學生遇到這種事都是乖乖給錢。事后,他們不但不敢告訴家長或老師,更不敢報警,甚至警方在破案過程中找到他們時,他們也不敢出面作證。
前不久,某市公安局破獲了一個搶劫團伙,其主犯是一個16歲的在校高中生。自去年2月份以來,這個團伙連續作案30余起,搶劫對象大多數是中小學生,搶劫財物價值共計2000多元。警方到一些學校調查時,發現有些學生曾遭遇過搶劫,但他們中沒一個人到公安機關報案,甚至也沒人記下被搶劫的詳細時間、準確地點以及搶劫者的體貌特征等,這給公安機關的調查取證帶來了很大困難。
實際上,正是受害者這種軟弱的態度,助長了施暴者的淫威,據筆者調查,在一些學校里,常有個別為滿足自己上網、玩游戲機和吃零食等欲望,強行向低年級的學弟、學妹索要“零花錢”的高年級學生。他們一般看準那些家庭條件比較富裕的低年級學生下手,“成功”之后,就一直盯著這些“軟柿子”反復拿捏。假如碰到稍有反抗的,他們就會給他“顏色”看看,直到被欺負者順從為止。除“零花錢”外,他們還會向學弟、學妹強行索要自己喜歡的文具、手表、自行車等物品。
令人擔憂的是,逆來順受的學生們長期忍氣吞聲,除使財物遭受更多的損失外,還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更大的傷害:有的因身體受傷而住院治療;有的因過分恐懼而精神失常;有的性格發生變化,整天沉默寡言、孤僻古怪……這種傷害對他們來說是終生的。同時,由于精神長期處在恐懼狀態中,他們的心理問題比較突出,情緒不穩、心情壓抑、學習積極性銳減。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