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不能缺席 要給孩子正能量
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親和母親都有各自的責任和義務,誰也替代不了誰。有的家長認為,愛孩子就要給孩子正能量,父愛與母愛應互相取長補短,為孩子營造一個完整的成長空間。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去了解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心理咨詢師劉艷梅用德國心理治療大師海靈格研究發展起來“家庭系統排列”理論,來說明父親于家庭中對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她說,家庭需要一個完整的系統,父親的位置本來應該由父親來填補,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父親位置的缺失,就會使得愛的序位遭到破壞。所以,在一個家庭里(即使是離婚后不再在一個家庭里),當父親的應當永遠站在自己應在的位置上,無論你有多忙、多么特殊的理由,也應保證在孩子的成長中不缺席。
現實生活中,誰也不能肯定,缺少父愛的孩子(包括女孩兒)就會出現異常的性取向。但一個不能否認的事實是,不管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在其成長過程中,缺欠了來自父親的影響,多少會影響其性格形成的完整性。如今城市里被戲稱為“偽娘”和“中性人”的男孩子屢見不鮮——天津某校校長評價這一現象說:“孩子是被教育出來的,是被影響帶大的。如果你認為孩子出了問題,那責任一定是在對他們施以影響和教育的人和環境上。
首先,獨生子女被過度寵愛是個問題,比如男孩兒自小怕他磕著碰著,不許他亂跑亂跳,怕他凍著熱著,不許他出屋,時間一久把他圈得像個小姑娘了;其次,男孩兒自小由母親或老人帶大,進幼兒園后接觸的都是女老師,進小學后接觸的也都是女老師,進初中后見到的大多仍是女老師,而且他們從幼兒園起就因淘氣總被老師批評,要求向那些聽話的女孩兒們學習,久而久之,他們所接收的全是來自女性的影響。這期間,假若來自父親的影響能在他們身上多起一點作用的話,還能起到一些糾偏的作用,對女孩兒的性格培養亦是如此。可惜做父親的,特別是當孩子在幼兒園和小學的這一時期里,常因工作的原因或意識上的問題對孩子關注得很少,你看在幼兒園門口接孩子的,多數是老人或媽媽,小學一開學家長會來的大多是母親。試想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里,特別是在孩子最初接觸和認知社會的年齡段里,總是單一地處在女性的影響下,那么孩子們又怎么能感受或生發出男性的性格特點呢?我早就說過,作為教育單位,學校男女老師的比例不能嚴重失調;作為家庭,當父親的一定要多管孩子,疼愛也好,打罵也罷,一定要有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把孩子推給愛管‘閑事’的姥姥、奶奶,并非是占到了便宜;把孩子完全推給他(她)母親,也絕非上策。”
當然,若讓所有父親都成天和孩子泡在一起,那絕對是一件很難的事,好多父親所從事的工作,就決定了他沒有充裕的時間。但記者認為所有為人父者都應關注并反思,我們為孩子的成長花了多少時間?付出了多少精力?再就是,相信天下所有做父親的,都不愿看到自家的男孩兒最終長得性情綿軟如女娃。為父者審視一下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你身體力行地給他做出了怎樣的榜樣,給他施加了多大多深的影響。父愛,不應只是生活上的疼愛,也應有日常的言傳身帶。對于男孩兒,把男孩兒培養成男人,而且是真正的男人,父親責無旁貸。對于女孩兒,父親的存在是女孩兒對男性心理與行為舉止了解、適應的最初課堂,父親應是她未來家庭生活的陪練。更重要的,父愛與母愛互相取長補短,才能為孩子營造一個完整的成長空間!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