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新標準!極品媽媽你做好了嗎?
俗話說得好,媽媽是孩子第一個老師,是孩子初級教育的開始。在現在這個年代,你要如何做好一個母親,成為大家日常交流的話語,那么怎樣才算是一個超級媽媽呢?來看看下面對準媽媽的理解吧!
社會發展了,媽媽的角色,也已經從過去只要管孩子吃飽穿暖,變成現在生活、學習、健康必須一齊抓。所以,才出現了這么多十八般“武藝”都精通的“超級媽”,更有甚者,市面上還有一批教你怎么當“超級媽”的書在出售。不過,“超級媽”其實真不好當,也不是人人都愿意當,當得好。
近來,網上流傳著一則“當媽新標準”:下得了菜場,上得了課堂;做得了蛋糕,講得了故事;教得了奧數,講得了語法;改得了作文,做得了小報;懂得了琴棋,會得了書畫;搜得了攻略,找得了景點;提得了行李,拍得了照片;想得出創意,搞得了活動;掙得了學費,付得了消費。有人將其形象地稱之為“十八得了超級媽”。
社會發展了,媽媽的角色,也已經從過去只要管孩子吃飽穿暖,變成現在生活、學習、健康必須一齊抓。所以,才出現了這么多十八般“武藝”都精通的“超級媽”,更有甚者,市面上還有一批教你怎么當“超級媽”的書在出售。不過,“超級媽”其實真不好當,也不是人人都愿意當,當得好。
對此,著名心理專家曹浩表示,分析當下流行的“超級媽”標準,不難發現,其內容無外乎圍繞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轉。說白了,就是媽媽代替孩子學習和生活,難怪有人說,現在當媽的就是全職保姆外加敬業家教。如此十八般武藝都要精通的當媽標準,雖有戲謔成分,但無疑是當下眾多媽媽的自我期許和吐槽,個中酸甜只有自知。
只是,當更多的媽媽自我修煉,已成為或正準備成為超級媽時,多少孩子的青春正在被包辦?超級媽的驕傲身影下,孩子們那些青春的呼喊誰來傾聽?當媽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今,一位媽媽更是要身兼數職,承擔了很多本不該承擔的社會角色,必定要扛得住情緒崩潰,熬得過歲月滄桑。
“當媽新標準”,折射出現代社會媽媽們的不能承受之重。“媽媽”的角色由過去家庭教育的主角,變成如今的超級媽,這并不是社會進步的體現,反而印證了當下孩子教育的某些缺憾。因為,媽媽的角色越多變,媽媽越剽悍,孩子的青春往往越被包辦。從心理發展的角度來看,“十八得了超級媽”照顧孩子的模式,顯然不能提高孩子的獨立能力,只會增強他對父母的依賴性,不利于成長。
我們現在如何當媽媽,如何當父母?仍然是一個嚴肅的問題。出于拳拳深情,希望孩子有出息,是人之常情。然而,現在的父母經常過多將自己的意愿和經驗提前施用于孩子身上,將自身的壓力傳輸、轉嫁到孩子的身上,過早地讓孩子進入“競技狀態”,他們的青春被無情量化。
不可否認媽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媽媽的素質高,對孩子肯定會有很多正面影響,但事實上媽媽越強,孩子越弱;媽媽做的越多,孩子做的越少。心理學認為,無論是主動成才型,還是被動成才型的超級媽,都要考慮孩子的心理感受,因為孩子需要的是剛剛好的媽媽,并不是絕對好的媽媽。而且,“超級媽”要學會在孩子面前示弱,過于追求完美不僅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還會影響孩子的心理成長。一般來說,只要不是”大包大攬式“的教育,也不是那種完全“放羊式”的教育,都對母子雙方的成長以及親子關系的發展有好處。
“十八得了”標準,其實也反映了社會競爭加大,凸顯出目前的教育體制,存在很多不合理因素,從而導致家長陪著孩子一塊壓力大、攀比心強等。心理學認為,改變孩子,先從父母開始。父母應及早讓孩子掙脫依附狀態,直至讓孩子一個人在人生的曠野里奔跑。此外,做“超級媽媽”的女性一定要警醒,要定期給自己放個假,放松一下心情,放低對自己的要求,給累積的情緒找個出口,不必強求做“超人”,因為只有媽媽輕松了,孩子才會更快樂。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