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其實是一種最壞的教育
很多父母在親子關系處理過程中,往往教育方式不當,對孩子要求過于嚴苛,控制欲很強。孰不知,控制、占有欲其實是最可怕的最壞的教育方式,既會扼殺孩童的創造力、童真童趣,也會對孩童的心理健康問題造成影響。
1、父母是孩子問題的根源
“我們自己想象孩子應該是什么樣,然后再想象出對付孩子的辦法”,這是非常可怕的育兒觀。那么,什么是正確的育兒觀呢?——其實,我想說的是:親子關系比教育方法更重要!
大家都聽過“性格決定命運”,那什么決定性格呢?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我們童年遭遇的親子關系會內化到孩子的心里成為內在的關系模式,這一整套內在的關系模式就形成了我們的性格,決定了我們的命運。
母嬰依戀關系奠定了孩子的生命底色。童年的關系模式,與我們今天的事業,婚戀,親子關系,有著絲絲入扣的對應。這么說好像人生是決定論,實際上親子關系決定的是我們人生的起點。
2、控制是最壞的教育
下面,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一些兒童的行為習慣:
孩子吃手指,要不要制止?
首先,孩子為什么吃手指,有人研究發現胎兒在肚子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吃手指了。嬰兒覺得把手舉起來,然后還可以放進嘴里,他會非常喜悅,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是一項壯舉。
孩子在1歲之前,探索世界的工具就是嘴巴,他會把所有的東西放到嘴里去試探。
有的家長很緊張,其實孩子是非常非常小心的,處在全然的覺知當中的,只要他們不被打擾,就不會有什么問題。我們只要保證周邊的環境安全衛生,就盡量讓孩子們自由探索。
如果孩子在1歲之后,它還要吃手指,那怎么辦?
答案還是:不作為,就讓他吃。有可能是因為口欲期尚未探索夠,有可能是通過吃手指彌補對母乳不夠的缺憾。無論什么原因,我們只能深深的允許而不是制止。有的孩子就是比別的孩子行動得晚,那是因為你的孩子有獨特的特點,不要把他糾正成流水線產品,千篇一律,孩子所有的東西都是需要我們呵護的,而不是去改變。
3、家長應該給孩子怎樣的愛?
只有孩子自己才知道,什么對他是最好的。我們有多少人是活在焦慮中,就是因為現實跟我們想象得不一樣。
為什么說要信任,因為大家看一下這個寓言,干旱時節,小樹為自保把葉子蜷縮起來。園丁A看到表象理解本質,及時補水;園丁B什么也不管,小樹熬到雨季也活下來了。園丁C學了很多知識,認為樹葉伸展是健康的正確的,所以不辭辛勞把葉子一片片掰開——結果可想而知。我們可以不懂得教育,我們不需要成為心理學家才能生孩子,但是我們要保持一顆謙卑的心,就是你永遠不比孩子更知道什么對他來說是最好的。教育的本質,是父母的自我修行。我們對自己的覺察體驗有多深,就會有多謙卑。看見孩子的前提,是看見自己。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如果你把全部的認知教給孩子,孩子最好也不會超過你了。
父母是孩子一切問題的根源,愛與自由是唯一的答案。
其實,生活中,我們到底要不要給孩子定規矩?不定規矩孩子從小養成了壞習慣怎么辦?可是,我們往往忽略的是,一個從小按父母的規矩做事,沒有自己主見的孩子往往更可怕。因為你不知道哪一天ta會不會被壓制的太久了而突然爆發,做出連你自己都不相信的可怕的事來。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