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家長可采取的3種措施
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犯過錯,而每位家長面對犯錯的孩子會采取不同的方法來處理。不過如果從孩子心理健康的角度上來說,我們更希望家長可以利用下面的3個辦法來應對犯錯的孩子。
1.計時隔離,讓孩子離開犯錯現場
在美國的家庭或幼兒園中,有一個人人知曉的詞,叫"time-out"(暫停,計時隔離)。如果孩子犯了錯,警告提醒后仍然屢教不改,家長或老師會把孩子抱到一旁,讓他們停止正在做的事情,幾分鐘以后才能得以繼續。經常可見美國人以這種方式處罰他們的孩子。一次豆豆與幾個美國孩子一起玩沙子,其中一個小女孩開始惡作劇,把另一個孩子的鏟子埋到沙子里。小女孩的媽媽在一旁命令把鏟子還回去,小女孩不聽,媽媽開始數123,小女孩還不聽。于是媽媽走過去,一把把小女孩抱出來放在一旁的椅子上,說,your time is out (你的時間到了)。小女孩很聽話的坐在那,似乎很習慣這樣的事情。一直等到她媽媽說,你可以回去了,她才從椅子上跳下來,之后在玩的過程中,變得非常友好。
所以說,time-out就是利用自然后果來處罰孩子的一個典型。孩子正狂熱于手中的某一件事的時候,他最不愿意的事情是什么?那就是讓他停止,離開現場,讓他行動受到限制。而計時隔離正是做到了這一點,甚至,當孩子看著別的孩子還可以繼續玩,而他得到區別對待的時候,他的心里會受到的震動,因為這與他平時所受的待遇反差極大,讓他能反思自己的行為。
2.冷處理,讓孩子體驗犯錯后果
孩子并非我們想像的那么不懂事,他只是控制能力差一點而已。但是,很多父母對待孩子的犯錯表現都過于激烈。其實,采取冷處理的方式,更有益于教育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過錯。
有段時間,豆豆很喜歡把玩具丟到到處都是,但不是每次都愿意收拾,那我也不強迫他,我自己開始收拾,碰到他要求我做另一件事情的時候,我開始趁機教育:你看看,你把玩具扔得到處都是,自己又不收拾,現在媽媽要幫著你收拾,沒有時間去幫你做。這時候,豆豆就會傻傻的站在那里,然后悻悻的走開。有時,他就會蹲下來和我一起收拾玩具。雖然他還小,但是我想他是真正明白了他不收拾玩具的后果。這比馬上拉孩子過來教育更能達到效果,因為孩子最不愛聽的就是重復的說教,而一個小行動,一個小事件,就很容易讓他明白事情的對錯。
3.不急于彌補,讓孩子明白錯誤危害
假如一個孩子老是粗心,不停的掉東西,或不停的打破東西。父母們教育孩子要細心的同時,就會顯得比孩子憂心百倍,想方設法會趕緊將丟掉的打破的東西給找回來買回來。其實,不要急于補上,因為這樣他永遠也不明白粗心的危害。
書包掉了讓他空手去上一天學,讓他去面對老師的責問同學的眼光。老是打破水杯,那就讓他自己去處理怎么喝水,讓他明白沒有水杯是不方便的事情。讓他明白什么是"自作自受",自己做錯的事情,需要自己去解決。從小就學會承擔責任,約束自己。慢慢他,一個粗心的小孩不僅變得細心,而且,他還會富有責任感和約束力。
所以說,處罰是一把雙刃劍,是一種危險的、高難度的教育技巧,弄不好會傷害孩子的人格與自尊,而如果用得恰當,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會讓孩子從改正某一個缺點的過程中,學會更多閃光的東西。而用自然后果來處罰孩子的過失,不失為一個既可以解決問題,又能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好方法。
雖然誰都不想犯錯,但是在對于成長中的孩子們來說,犯錯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如果家長處理不好,很可能傷害到親子關系同時對孩子心理健康影響也很大,希望大家一定要重視。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