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罰對孩子的成長無益,學會愛的教育
在學校里,在家庭中,當年幼的孩子不聽話時,老師們家長們都是如何教育的呢?我相信隨著社會在進步,很多教育工作者、很多有素質的家長們都能循循善誘悉心教導,然而隨著新聞媒體的曝光,我們也看到,還存在一些不恰當甚至令人發指的變態教育行為——體罰。
孩子年紀尚小,很多方面還不能很好地自律需要我們多加引導,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如果選擇強硬的體罰機制,不但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給孩子留下陰影或激起孩子的反叛心理。因此,當孩子犯錯時,該如何引導呢?
1.冷處理:只是應對孩子任性行為的手段之一,因為某些行為孩子是無意的,如果不予理睬,不給予強化,可能就不會再出現了。所以在頭三次出現壞行為時,比如說臟話、打人,家長可以假裝沒看到沒聽見。
2.轉移注意力:對于危險的行為,比如開煤氣、摸插頭等行為,是一定要立刻制止的,并且用嚴肅的表情及語言告訴孩子這是危險的,不能再做,之后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讓孩子離開。
3.制止并講清道理:如果孩子是明知故犯的一些壞行為,要不斷的制止并且講清道理,甚至應該予以懲罰。當孩子不好好吃飯,并且把飯菜撒的到處都是的時候,應該講明要愛惜糧食,如果飽了可以離開餐桌,但是不可以浪費糧食,如果孩子繼續,則應該立刻帶他離開餐桌。
4.懲罰手段:當上述手段均不起作用是,可以考慮取消孩子喜歡的某件事,如不許看卡通片;或者讓他坐在一個固定的小椅子上反思,并且清楚的講出自己做了什么錯事,為什么,以后怎么做等等。
5.幽默搞定:如果孩子無禮哭鬧不止,無視、轉移注意力、講道理都無濟于事的情況,家長可以使用幽默的手段,如:對他說:你哭吧,我等你一會兒。然后就微笑的看著他哭,他就繼續哭,家長就繼續笑,直到笑不可支的渾身亂顫。孩子知道哭下去無用就會放棄。但此方式不適用于公眾場合,否則孩子會太失面子。
我們要鼓勵孩子的自我探索,希望給孩子創造更寬泛的探索空間,但是不能是無限度的探索,要在遵守規則的的前提下保護自由想象。所以家長要教孩子明白玩具了用品之間的區別,比如大人的手機、電腦、遙控器、車鑰匙不要給孩子玩,因為這些都不是玩具,一旦損毀會造成財產損失,引發大人的情緒不良,波及孩子。
為了滿足孩子的探索精神,可以給孩子創造更多可以玩的玩具:撕紙、彩泥(蔬菜汁與面粉調配出紅綠色的面團,注意要硬些,否則粘手)、剪紙(注意用安全剪刀)、切香蕉(用西餐刀)、烤餅干(寶寶負責用模子壓,媽媽負責烤)等。
不恰當的體罰教育會損傷孩子們年幼的自尊心,雖然事后體罰者會遭到指責處罰,但被體罰的小學生卻永久留下了心理陰影。體罰是無能的表現,一定要學會循循善誘,正確教導孩子,這樣才能對孩子的成長有益。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