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焦慮癥”提前侵襲
小昊(化名)是一所市重點中學的高二學生,今年剛過年,他出現了一系列莫名其妙的現象――晚上開始失眠,一到凌晨4時就覺得肚子疼而自動醒來,這樣一折騰,他上課的時候精神萎靡,注意力無法集中。屋漏偏逢連夜雨,小昊上課時,肚子又會給他發出干擾信號:他總是覺得肚子疼,想去廁所,一天要跑上6-7趟廁所,根本無法認真聽課,聽課質量嚴重下降。由于長期腹瀉,小昊覺得身體發虛,渾身乏力,但他心里又很煩,火氣大,特別容易發脾氣。可家人帶小昊去了好幾家醫院檢查,卻發現他的身體一切正常,他也吃了不少止瀉藥、抗生素,卻一直不見效。
心理咨詢老師在治療中了解到,小昊雙親對他要求很嚴格,希望他能考上重點大學,而小昊在班級里的成績屬于中等偏下,處于在高考中拼一本高校、保二本高校的邊緣狀態。隨著離高考越來越近,盡管他今年不需要面對高考,但心理壓力還是在無形中增加。心理咨詢老師告訴小昊,他得的并不是單純的生理疾病,而是因為心理壓力過大引起的軀體反應,是一種考試焦慮癥。
從本市幾所名牌高中和名牌初中了解到,每班有20%的初二、高二學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考試焦慮情緒,而隨著中考、高考的臨近,學生情緒焦慮、無法集中注意力的情況也越發嚴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心理咨詢中心主任陳福國教授表示,成績中等偏下的學生特別容易產生焦慮情緒,社會、家庭、學校各方面的“諄諄教誨”,讓他們提前感受了中、高考的“烽火”。這種自我與外界的雙重壓力,反映在軀體上,就是易出現疲勞、食欲下降、睡眠不足、惡心嘔吐、尿頻腹瀉等狀況。陳福國教授指出,初二、高二學生應該學會自我調節,合理認識自我,并且要設立切合實際的學習計劃。而家長們一方面應該多注重家庭的溝通和關愛,讀懂孩子的心理,一旦發現孩子心理存在問題,就應及時去找心理咨詢師等專業人士,盡早進行咨詢治療
相關文章
-
青少年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壓力其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學的時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寫作業,有時候老師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我們的高三學子也即將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就可以迎來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說,
-
親子關系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花多少錢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點有何不同?孩子即將進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三年,因為他們即將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心理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愛學習,而且學習的很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那么面對這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