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第一任務是休息
1月27日,記者采訪到了遼寧省特級教師、沈陽教育專家劉復老師和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劉慧教授,兩位老師認為本報的調查很現實地反映了中小學生目前的寒假狀況,并對此進行了分析。
現象一 家長要補課,孩子渴望玩
剖析:劉復認為,家長和孩子的想法顯然背道而馳。這說明家長沒有科學的教育方法,總以為孩子的進步只能用成績說話。解決:劉復認為,寒假學生與父母一樣制定一個合理的計劃。通過共同商量,達成共識,以避免矛盾的產生。
現象二 參加補課班,家長圖心安
剖析:劉復認為,補課應該因人而異。孩子不是承載知識的容器,長時間的學習,孩子極容易出現厭學的情緒,補課就必定得不償失。解決:一般而言,低年級的學生保持注意力的時間在15—25分鐘之間;初中、高中生的保持注意力的時間大約是1—2個小時。這樣看來,即便家長讓孩子學習一天,孩子集中精神的時間也不會很長,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如果,有些孩子確實上學期的某一段知識沒有掌握清楚,適當地補課是可以的。”劉復這樣表示。
現象三 家長陪不陪,孩子“無所謂”
剖析:劉慧表示家長與孩子之間出現代溝是日積月累形成的。親子溝通要注重三方面:言語、時間和話題。家長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方式,從孩子小時候就開始養成和他們溝通的習慣。當然孩子們的無所謂可能是表面上的,情緒化的宣泄,其實他們的內心最需要父母的關愛。解決:劉復建議家長不要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有時間一定要陪孩子一同做件事。
結語 應以學生發展為本
此外,如何才是有意義的假期?劉復與劉慧都建議寒假應該在保證充分休息的基礎上,增長見識!凹倨谑莻緩沖,如果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就沒意義設立假期了。學習不能只注重書本知識,成長是全方位的,擴大經歷至關重要。看看課外書籍,組織旅游都會有很大的收獲。長期的疲勞學習有違大腦發育,是不利于學生成長的!眲⒒圻@樣認為。
相關文章
-
青少年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壓力其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學的時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寫作業,有時候老師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我們的高三學子也即將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就可以迎來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說,
-
親子關系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花多少錢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點有何不同?孩子即將進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三年,因為他們即將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心理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愛學習,而且學習的很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那么面對這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