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那些上課“走神”的孩子
高中二年級的小梅(化名)說她總在上課時“走神”,心里越著急就越沒法集中注意力聽講。她還說:“我的父母也沒逼我學習,自己也不是什么強迫癥。真的,我查過好幾本心理學的書籍,證明我的心理絕對是正常的。只不過是我自己希望能多學點知識,多長點本領,僅此而已!毙∶愤強調說自己是語文課代表,一向成績不錯。可“走神”之后就一直影響學習,也困擾著她的心情。
咨詢員:你能回想一下,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頻繁“走神”的嗎?
小梅:記不清具體時間了,好像是進入高中后的某一次上物理課吧,感覺理解困難后就出現了“走神”現象。從那之后,這種“走神”就特頻繁、也特嚴重,雖然上別的課也會偶爾“走神”,但絕不會像上物理課那樣,不僅長時間“走神”,而且情緒也特別不好,心里還特別緊張、焦慮和不安,這已成了我目前最大的學習障礙。其實,我學物理最認真。
我表示能夠理解她的這種苦惱,并嘗試著與小梅一起分析問題的原因。
在小梅的意識層面,她希望通過努力學習的方式超越父母,來實現心中的理想。可在潛意識中,她又會自覺不自覺地認同母親的那句:“女孩沒必要讀那么多書,物理就沒幾個女孩能學好的!毙∶分栽跐撘庾R里認同母親,是因為受到社會中集體無意識的影響。在傳統觀念中,人們總認為女孩子不是學理科的料。于是,這兩種互不相融的觀念相互排斥、相互沖突,進而影響和干擾著她現實中的學習狀態,導致她在上物理課時經常不由自主地“走神”。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的觀點認為,人們無意識行為背后的有意識都是下意識的,是習慣成自然的,常常是自己不能意識到的。而小梅母親的一句:沒見過幾個女孩子能學好物理的,你也不會例外。這句話不過是激活了小梅一直以來潛伏于心的不良自我心理暗示:女孩子學物理就是困難。這種潛意識的影響作用與她現實中誓言的沖突,是導致她每次上物理課“走神”的根本原因。反過來,這種過分關注的行為又加重了她的緊張、焦慮和不安,并直接影響到目前的學習狀態,產生了所謂的學習障礙。
生活在社會中的任何個體都難免受到這樣或那樣的集體無意識的影響,它們甚至會在記憶的深處留下積淀,并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的行為,左右人們的學習、工作或是生活狀態。不過,只要當我們發現并果斷地剔除這些潛伏于心的、干擾我們學習的真正原因之后,那種無緣無故頻發的“走神”現象便會逐漸隱退,甚至消失。
“走神”雖然是人們的一種無意識行為,但偶爾“走神”反而可以幫助我們擺脫緊張和壓力感。我們對大腦的“走神”既不忽略,也無須刻意控制,可將“走神”視為有意識地讓大腦輕松一下,讓思維變得更加輕松和活躍?
-
青少年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壓力其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學的時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寫作業,有時候老師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我們的高三學子也即將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就可以迎來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說,
-
親子關系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花多少錢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點有何不同?孩子即將進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三年,因為他們即將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心理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愛學習,而且學習的很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那么面對這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