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學兒童的心理準備
開學了,又有一批幼兒園的孩子走進學校,由學前教育轉入學校教育,每當這時,家長們都會充滿期待。
進入小學,學習環境、學習方式、老師的要求,都與幼兒園有了較大的不同,常會有一些孩子在這時候出現適應不良,或者學習興趣淡漠的情況。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會給家長很大打擊,因為這與家長的期望反差太大。如果初入學的孩子對環境適應不良,或者孩子的學習興趣受到破壞,其影響不可低估,從已有的例子來看,有的影響某一學習階段,有的可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逐步培養孩子的適應能力和學習興趣 剛入學的孩子,好動、愛游戲、情緒不穩定,肌肉的協調性和手的精細動作還存在差距。同時,孩子又不同于以往,開始出現目的性行為,有了一定的自控力。針對孩子的這些特征,初入學的孩子主要目標不應單純放在學習成績上,最重要的是如何培養孩子適應學校環境,培養學習興趣和對陌生事物的好奇心上。打個比方:只注重學習成績,是急功近利的做法;而培養孩子適應學習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注意教育方式方法 有個孩子第一天晚上還好好的,說好第二天送他去學校,可是第二天早上卻賴在床上不起來,勉強起來了又躲進房間不肯出來,并一再提出“不上學”的要求。媽媽心急如焚,生氣地說:“不去,爸爸媽媽都上班,把你鎖在家里!”孩子從未被一個人丟在家里,一聽就嚇哭了。媽媽以為這下可以奏效了,誰知孩子仍然不肯去學校,直哭得昏天黑地。
還有一位家長,她在入學的前幾天,借晚飯后散步的時間,把孩子帶到校園,輕松地給孩子講述學校的生活,描述幾天后開學的情景、上課時的情況。家長充滿了憧憬,孩子的情緒也被感染,積極地問這問那,對于學校這個新環境他似乎已經接受了,走進去了。上學那天,孩子不僅按時到校,而且情緒特別好。
孩子在上學的第一天早上出現問題,對去上學感到緊張害怕,因為對孩子來說這是從未經歷的一種生活的開始。家長應在家庭中創造一種安寧愉悅的氛圍,而不應靠恐嚇和強制。
-
青少年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壓力其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學的時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寫作業,有時候老師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我們的高三學子也即將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就可以迎來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說,
-
親子關系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花多少錢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點有何不同?孩子即將進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三年,因為他們即將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心理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愛學習,而且學習的很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那么面對這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