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錄取心理問題高發
“考完了!解放了!”這是很多高考生以及家長的想法。心理專家提示,考后往往是考生心理問題的“井噴”時期。
高考之前考生出現憂慮和緊張的情緒似乎大家都能理解,也都得到了家長和老師的及時關注、疏導甚至是得到了心理醫生的及時干預。
而一旦考完,就很少有人再想到考生的心理問題,造成考后直到收到錄取通知書這段時間成為考生心理問題的高發期。尤其是分數下來之后,考試發揮不理想的學生,最容易情緒低落、灰心喪氣,嚴重者甚至出現心理問題。
等錄取階段心理問題高發
高考前承受極大壓力負荷,考后突然徹底釋放,易形成很大心理落差。等候成績、等待錄取通知是考生最敏感的等待階段,很多考生由于長時間處于焦慮、緊張、失眠狀態,陷入日夜不安的等待中,即心理學上所謂的“期待型焦慮”,部分考生為此不得不尋求心理專家的幫助。這其中,成績好的考生往往更擔心自己的錄取情況,易出現中度焦慮;分數不理想的考生,易情緒低落、悲觀甚至輕生。
一般來說,心理應激反應在考后兩周內能緩解淡化的屬正常反應,但持續時間過長便會向亞健康和疾病轉化,出現睡眠質量差,如失眠、乏力、沒精神,食欲減退、煩躁等癥狀。
嚴重的會導致心血管和呼吸系統功能紊亂、消化不良、內分泌失調等。這些癥狀若持續兩周以上,或呈進展性反應,同時伴有抑郁、恐怖和敵對癥狀,家長便要提高警惕,帶孩子提早就診。
孩子心病和家長有關
其實考生的“心病”與家長不無關系。大部分家長在考前和考中會盡力從飲食、環境、心理等各方面為孩子做好服務。
高考結束后,他們往往就會將注意力從孩子身上轉移到“能考多少分”、“分數線是多少”這些問題上。有的家長甚至對考不好的孩子表現出失望的情緒,給孩子臉色看。這些都會使孩子感到承受著壓力。
作為考生家長,無論孩子考得怎么樣,都不要埋怨和責備。現在要做的是幫助孩子調整心態,積極面對現實,同時幫助孩子選好志愿,不斷給孩子前進的信心和勇氣。
家長不妨在高考后多陪孩子參加一些社會活動,還可以與孩子談心、聊天,幫助孩子減輕思想包袱。如果考生在考后很難恢復生活規律,注意力不能集中,也可找心理醫生咨詢,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
高考之前考生出現憂慮和緊張的情緒似乎大家都能理解,也都得到了家長和老師的及時關注、疏導甚至是得到了心理醫生的及時干預。
而一旦考完,就很少有人再想到考生的心理問題,造成考后直到收到錄取通知書這段時間成為考生心理問題的高發期。尤其是分數下來之后,考試發揮不理想的學生,最容易情緒低落、灰心喪氣,嚴重者甚至出現心理問題。
等錄取階段心理問題高發
高考前承受極大壓力負荷,考后突然徹底釋放,易形成很大心理落差。等候成績、等待錄取通知是考生最敏感的等待階段,很多考生由于長時間處于焦慮、緊張、失眠狀態,陷入日夜不安的等待中,即心理學上所謂的“期待型焦慮”,部分考生為此不得不尋求心理專家的幫助。這其中,成績好的考生往往更擔心自己的錄取情況,易出現中度焦慮;分數不理想的考生,易情緒低落、悲觀甚至輕生。
一般來說,心理應激反應在考后兩周內能緩解淡化的屬正常反應,但持續時間過長便會向亞健康和疾病轉化,出現睡眠質量差,如失眠、乏力、沒精神,食欲減退、煩躁等癥狀。
嚴重的會導致心血管和呼吸系統功能紊亂、消化不良、內分泌失調等。這些癥狀若持續兩周以上,或呈進展性反應,同時伴有抑郁、恐怖和敵對癥狀,家長便要提高警惕,帶孩子提早就診。
孩子心病和家長有關
其實考生的“心病”與家長不無關系。大部分家長在考前和考中會盡力從飲食、環境、心理等各方面為孩子做好服務。
高考結束后,他們往往就會將注意力從孩子身上轉移到“能考多少分”、“分數線是多少”這些問題上。有的家長甚至對考不好的孩子表現出失望的情緒,給孩子臉色看。這些都會使孩子感到承受著壓力。
作為考生家長,無論孩子考得怎么樣,都不要埋怨和責備。現在要做的是幫助孩子調整心態,積極面對現實,同時幫助孩子選好志愿,不斷給孩子前進的信心和勇氣。
家長不妨在高考后多陪孩子參加一些社會活動,還可以與孩子談心、聊天,幫助孩子減輕思想包袱。如果考生在考后很難恢復生活規律,注意力不能集中,也可找心理醫生咨詢,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
相關文章
-
青少年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壓力其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學的時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寫作業,有時候老師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我們的高三學子也即將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就可以迎來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說,
-
親子關系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花多少錢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點有何不同?孩子即將進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三年,因為他們即將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心理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愛學習,而且學習的很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那么面對這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