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開學焦慮癥” 家長應當唱主角
西安中小學校開學在即,喜慶歡樂的寒假生活即將過去,不少孩子會變得不適。他們有的假期功課沒做完,擔心老師批評。有的在假期太舒服,睡眠、飲食沒規律,一想到開學要早起早睡就難受,有的還伴有腹痛、頭痛、頭暈等癥狀。專家統稱為“開學焦慮癥”,并指出,開學前后做好“心理按摩”是關鍵,家長應當唱主角。
西安交大二附院心理科劉醫師指出:“開學焦慮癥”是很常見的心理現象,多集中于年齡13歲至14歲的性格內向的學生,而且女生以4:1的比例多于男生。在分析“開學焦慮癥”的原因時,心理專家認為,開學后不愿上學的原因首先是學生的心理壓力大。具體表現為,首先來自學習方面的壓力或人際交往的壓力,這些學生有時為了不去學校佯稱肚子疼、頭疼等;其次是學生的自卑心理嚴重,因為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害怕面對來自同學和老師的“鄙視”目光,因而產生自卑心理不愿上學;再次是有些學生逆反心理強,一般是由于與家長的溝通甚少而產生頂撞家長的情況;最后,就是因為青春期心理和生理發育對異性產生愛慕,但缺乏與父母的溝通和與外界的交流,而產生不正確的甚至錯誤的想法導致厭學。
對于如何避免和解決這些問題,心理教育專家支招家長:一是調整作息時間的生物鐘,制定一張與學校生活同步的“安排表”,讓孩子“倒時差”,杜絕睡懶覺和看電視無度的情況。二是向孩子說明即將到來的學習的快樂,分析新學期的學習特點,如能現身說法則更好。三是耐心傾聽孩子對新學期的想法,適時指導。四是共同討論孩子、家長及家庭的學習計劃,形成學習的家庭氣氛。
專家還建議,面對“開學焦慮癥”,家長也不要過于緊張。否則家長的這些情緒很容易使孩子的焦慮癥狀擴大化。例如經常詢問孩子有關開學的問題,反而會強化孩子們的不安感。這種焦慮感在父母與孩子之間相互傳遞,逐步升級,小問題就變成大問題了。作為家長要切記“開學焦慮”對于大多數孩子來說是很正常的經歷,一般來說很快就會過去的,在孩子面前要坦然,不要把自己的焦慮傳遞給孩子。幫助孩子調節生活規律,預習新學期課程,應對焦慮情緒,逐步適應開學環境。
對于一些本身存在情緒、行為問題的孩子,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到相應的心理科咨詢。家長應從現在開始慢慢地調節孩子的作息時間,在時間安排上以學習和體育活動為主,要多跟孩子交流一些學校的事情,聊一聊同學和新學期的計劃等等。
讓孩子對新學期充滿一種期待,認為新學期的到來只是生活內容的中心再次轉移到學習上,這同樣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同時,家長自己也要適度控制業余活動的時間,盡快從過年的氣氛中轉變到正常的工作狀態中來,給孩子做一個良好的表率。
-
青少年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壓力其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學的時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寫作業,有時候老師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我們的高三學子也即將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就可以迎來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說,
-
親子關系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花多少錢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點有何不同?孩子即將進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三年,因為他們即將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心理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愛學習,而且學習的很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那么面對這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