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凸顯的心理問題如何解決
高考的日期越來越近,考生的情緒、心理健康是家長們最關注的問題,而高考減壓過程中考生和家長要共同努力,才能使“心機”達到效果。尤其是在獨生子女家庭,四位老人同時特別關心考生的飲食、作息,這種情況更容易增加考生的心理負擔,帶來心理上的壓力。
高考的日期越來越近,考生的情緒、心理健康是家長們最關注的問題,而高考減壓過程中考生和家長要共同努力,才能使“心機”達到效果。近日,記者從佛山市中醫院心理科了解到,考前焦慮導致的失眠是考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不少考生會用安眠藥改善睡眠質量。但該科醫師張彬表示,雖然遵醫囑服用安眠藥基本沒有危險性,但這種做法持續時間不宜過長,解決考前焦慮的根本途徑是學會自我疏導。
考生年后心理問題凸顯
張彬透露,春節過后是高三考生咨詢心理問題的高峰期,平均每天都有三例以上,大部分考生是意識到自己的焦慮情緒后獨自前來就診,也有部分考生因癥狀較明顯被家長發覺而由家長陪同前來。
前來咨詢的考生反映的問題主要是失眠、頭暈、精神差、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張彬表示,主動前來咨詢的考生大多自我要求較高、成績較好,因害怕無法達到高考目標而產生焦慮、慌張情緒。他們當中以住宿生居多,通常因害怕別人知道自己的心理焦慮所以選擇單獨就醫。而由家長陪同咨詢的考生也不在少數,這些考生大多癥狀較明顯,被家長發覺后才被動就醫,治療難度相對較大。
家長應持平常心
記者了解到,不少考生家長會在臨考前對孩子“大補特補”、 特別關心孩子的復習情況、大幅度調整孩子平常的作息時間,這些做法是不提倡的。張彬建議,臨考這個關鍵的時期,家長應把孩子當成朋友,對其敞開心扉,聆聽孩子的心聲;適當詢問孩子學習情況,但不宜過度頻繁;最重要的是用平常心對待高考,把他看成一場普通的考試。如果家長有這種想法,考生們心理壓力才會自然緩和。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媒體的宣傳報道,近年來考生父母對待高考的心態已逐漸平和,不像以前那般緊張,以免增加考生的心理壓力。現在,對孩子造成“愛心壓力”的不是父母,反而是爺爺、奶奶等老一輩。尤其是在獨生子女家庭,四位老人同時特別關心考生的飲食、作息,這種情況更容易增加考生的心理負擔,帶來心理上的壓力。
-
青少年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壓力其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學的時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寫作業,有時候老師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我們的高三學子也即將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就可以迎來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說,
-
親子關系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花多少錢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點有何不同?孩子即將進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三年,因為他們即將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心理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愛學習,而且學習的很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那么面對這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