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長”的“神童班”
5月16日,被譽為“神童班”的北京八中少兒班招生考試啟動,1700余名10歲左右的小學生前去趕考,報名人數比去年多出了500人,創下了歷年之最。今年北京八中少兒班計劃招生30人,錄取率接近1:60。
考入少兒班的孩子將用4年時間完成8年課程,完成小學五六年級、初中、高中全部學業,學習合格者報考大學普通班或大學少年班。據介紹,北京八中創辦少兒班(超常兒童教育實驗班)已有24年的歷史。在2008年的高考中,該屆少兒班29名學生中成績達600分以上的有22人,全班高考平均成績620分,高出了北京市理科一批分數線118分。雖然這種培養神童的教育模式對很多家長吸引力不小,但大多數網友質疑這種“超前教育”對于孩子成長的作用。“神童班”培養出來的人才真的是社會所需要的嗎?“神童情結”的根源在哪里?各路網友紛紛發表高見。
“神童”快樂嗎?
大胃么么:對多數孩子來說,即使他比同齡人聰明得多,“超前教育”也要慎重。不論是家長、學校還是社會,面對冒尖的“神童”,要多一份冷靜和理性,因為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比擁有“神童”的稱號更有意義。
唱歌的燕子:當神童的確風光,但在很多神童耀眼光環的背后,是童年的心靈扭曲。所謂神童,其實就是家長、老師對孩子過度的智力開發和技能訓練而帶來的結果。這些孩子過早地肩負起與他們年齡不符的使命,天性受到壓抑,個性得不到充分的發展;他們缺少正常兒童那樣的成長氛圍。
“神童熱”為何一再升溫?
初見小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所有父母的殷切期盼,培養出優秀學生是所有學校與老師的渴盼,正是這種心理推動,使得“神童熱”一再升溫。
融雪之前:現代人競爭太激烈了,一些家長往往把自己對社會壓力的理解和感受,不自覺地貫徹到對孩子的教育中,而忽視了孩子對這些壓力的理解能力和心理承受力,一味地希望孩子超過自己,或者對孩子的成長預期過高,讓孩子們承受了很多在他們這個年齡段不該承受的社會競爭壓力。
琉璃心流轉:對老師而言,教出一群“神童”可聲名大噪;于學校而言,“神童班”是最好的廣告,媒體的大量關注將提升學校的知名度;于家長而言,家有“神童”,親朋好友欽羨的目光足以滿足虛榮心,說不定還可以出本書教導其他家長如何培養神童,名利雙收!
“神童”們的將來會怎樣?
尹平平:我在高中就碰到過不少“神童”,雖然后來也上了國內頂尖大學,或出國深造,但工作后總處理不好各種社會關系,并沒有顯出特別的能耐來。也許在某個專業領域“神童”的確不一般,但社會很復雜,生活充滿艱辛,再天才的人都不可能事事都一帆風順,一旦遇到挫折,對他們的打擊也將是致命的。
楊興東:“神童班”培養模式的出現與其說是教育創新,還不如說是應試教育生下的“畸形兒”——過快地積累知識而忽視了成長教育。
只看風景:從目前情況看,絕大多數神童的情商、對社會的判斷能力都跟不上成長的思維。社會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人才,而不只是一群高智商低社會能力的人。還孩子一個真正自由的成長空間吧,不要再拔苗助長了,那樣只會讓孩子更快成熟,加速老去的步伐。
王傳濤:應該要明確,世界上根本沒有神童存在,只有浮躁社會里不斷滋生的“制造神童”的功利之心。更要明確,即便有記憶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超強的特殊孩子存在,也終究會在“拔苗助長”的環境里變成一個又一個“傷仲永”。
-
青少年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壓力其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學的時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寫作業,有時候老師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我們的高三學子也即將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就可以迎來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說,
-
親子關系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花多少錢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點有何不同?孩子即將進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三年,因為他們即將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心理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愛學習,而且學習的很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那么面對這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