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家教你如何應對“考試焦慮”
再過幾天,高考、中考將接踵而至。5月份以來,本報“6138”熱線連續推出有關“考試焦慮”的心理團體輔導活動,有不少家有考生的家長來人來電咨詢。此后,本報相繼聯合市第二醫院、教科所、市文榮醫院,推出3路“兩考”心理咨詢熱線。
下面是市第二醫院心理咨詢治療中心主任、“6138”心理督導施承孫結合近期從“6138”熱線中接到的案例所作的具體分析,希望本文能給即將奔赴考場的學生提供幫助。
(一)對話
蕭蕭,一個18歲的女孩,文靜、端莊,但有些靦腆。一個下午,在母親的陪同下來到了我們的心理咨詢室,希望幫助克服擺在她眼前的危機。下面是我們的部分對話:
“馬上就要高考了,我心里很緊張,平時看書老走神,有時半天看不進幾頁書。看到身邊的同學都能夠全神貫注地看書,我感到很著急,但著急起來反而更無法集中精力,上課也常常是聽了前半句,聽不了后半句;而且,記憶力也明顯下降,要背的內容,看了好幾遍,仍無法記住,有時竟然把已記得滾瓜爛熟的東西也給忘了。雖然自己所在的學校是市重點中學,但這樣下去我擔心考不上大學,醫生您能幫幫我嗎?”
“以前有過類似的情況嗎?”
“有過,在每一學期的期末考試前就會感到緊張,越臨近考試越明顯。上個學期的期末考試,就是由于考試時過于緊張沒有考好,成績下降了十多名,擔心高考也會那樣。”
“你還記得當時考試的那種緊張感嗎?”
“當時第一門是考英語,英語是自己最擔心的一門,快進考場時,就感到心慌,手控制不住地微微發抖,心想別考砸了。進考場做題時,頭腦暈乎乎的,許多英語單詞竟然看不懂,一出考場反而回憶起來了,當時難受死了。”
“蕭蕭,我理解你的心情,我過去也有過類似的情況。我想問你一下,你心目中的大學是哪一所?”
“當然是北大、清華,上不了這兩所學校,重點大學總應該考上。”
“要是沒考好或考不上大學,會怎樣?”
“上不了大學就沒有前途,現在沒有大學文憑,工作不好找。爸爸、媽媽都盼著我能上一個好大學,將來有出息。雖然家里經濟收入不高,但他們都盡量滿足我的要求。要是考不上大學,不但對不起父母,而且也會被同學瞧不起。”
“正因為高考對你很重要,所以你覺得應該全力以赴,看書、聽課也應該全神貫注,不能分心,對嗎?”
“是的,看書不集中注意力會影響學習效率,誰希望分心啊?”
“那你在一小時里,有多少時間會出現分心呢?”
“大約十分鐘吧。”
“你希望能達到什么樣的程度?”
“一個小時能全部集中精力最好。”
“你認為能達到嗎?”
“當然能達到,我看別人都在全神貫注地學習,為什么他們不分心呢?”
“你是怎么分心的呢?”
“比如,看書時突然冒出一個念頭:考試時萬一遇到難題該怎么辦呢?又如,高考成績不理想,上不了好學校,老師、同學會怎樣看我。”
“分心對你造成了什么影響?”
“馬上就要高考了,時間對我來說十分寶貴,能多一點時間看書就能學得扎實一些,就有多考一分的希望。現在,我除了睡覺、吃飯外,幾乎所有的時間都放在了學習上,晚上要到12點鐘才上床睡覺。”
(二)分析
很顯然,蕭蕭的問題是學生當中非常普遍的現象———“考試焦慮癥”。每一年的大考,如高考或中考,都有不少學生由于過于嚴重的焦慮,考試“砸了鍋”,而留下了終生遺憾。
所謂考試焦慮,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考試緊張,即由于擔心考試失敗或渴望獲得更好的分數而產生的一種憂慮、緊張的心理狀態。考試焦慮在考試前一個月就可表現出來,隨著考試日期的臨近而日益加重。表現為復習過程中緊張不安,擔心“砸鍋”,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胃腸不適、尿頻尿急,等等。這種焦慮反應一般在進入考場、未正式做題時達到高峰。
分析蕭蕭考試焦慮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她對考試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心理學研究表明,對自己期待過高是引發焦慮的導火索。
另一方面,是由于她過分苛求集中注意力,在平時學習、聽課中,分心、開小差是人人都會遇到的事,然而蕭蕭卻把正常的事當成不正常的來看待,這勢必會促使她把注意力放在檢視自己“有沒有分心”上,反而造成了她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最終導致焦慮的升級。
當然,造成考試焦慮的因素不可能是單一的。升學競爭的社會壓力,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以及本人缺乏自信,也是造成考試焦慮不能忽視的原因。
(三)應對
考試焦慮不但帶來了焦慮的苦惱,而且還影響了學習和考試的發揮。那么,我們該如何處理考試焦慮呢?
首先,我們應該對考試焦慮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面臨考試,尤其是較為重要的考試,心情難免有點緊張,這就提示我們并不是所有的考試焦慮都是異常的。心理學研究表明,考試引起適度的焦慮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心理能量和生理能量,全力以赴地進行考試,使自己的學識得以充分發揮,從而有一個較好的考試成績。一點不焦慮的考生反而很容易大意失荊州,只有較嚴重的焦慮(如蕭蕭的狀況),即影響了正常的學習或使考試無法進行的考試焦慮才是異常的,需要治療和改變。
第二,正確認識考試的作用。一個人對考試的認知評價會影響其考試焦慮的程度。要認識到考試只是衡量學習效果的手段之一,成績不能全面反映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更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前途和命運。另外,對考試成績的期望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不可過高,否則就會給自己造成心理壓力,容易出現焦慮。
第三,認真制訂學習和復習計劃。當我們對考前準備較為充分,對將要考試的內容已做到心中有數,便會泰然等待考試的來臨,在考試中也會鎮定自如地答題,而不會產生焦慮情緒;相反,若考前準備不足,就容易產生焦慮感。
第四,注意勞逸結合,盡量放松心情。在考試的復習階段,如果考生滿腦子只有書本和作業,那么到最后說不定會弄巧成拙。適時的玩樂不僅可以放松心情,還可以提高讀書的效率。看漫畫、聽音樂、打球、聊天、唱歌、看電視等,都是考生放松心情的好方法。這些方法看似“浪費時光”,但對學習效果卻大有裨益。它能使緊張的大腦適當放松,緩解大腦的缺氧狀況,提高記憶力。然而使用這些放松方法,要有適當的節制,“意猶未盡”是最佳狀態,如果一味地沉溺于這些娛樂活動中,只會增加對即將到來的考試的焦慮情緒,不利于成功地完成復習的收尾工作。
-
青少年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壓力其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學的時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寫作業,有時候老師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我們的高三學子也即將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就可以迎來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說,
-
親子關系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花多少錢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點有何不同?孩子即將進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三年,因為他們即將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心理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愛學習,而且學習的很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那么面對這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