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門診一半以上是考生
隨著高考的臨近,越來越多的考生和家長開始出現緊張焦慮的情緒,到醫院或心理咨詢機構尋求幫助的人絡繹不絕。專家提醒考生,考前一定要保證睡眠,不要熬夜,而家長的情緒對孩子的心理影響極大,因此這段時間家長也要降低心理預期,給孩子更多的鼓勵,而不是一味追求高分。
安定醫院焦慮障礙門診韓海英博士介紹,進入5月,來焦慮門診就診的中考生和高考生占到了門診量的一半以上,他們大多因為考前的焦慮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好,影響白天聽課。有的考生在模擬考試時大腦一片空白,還有的考生總是擔心自己做錯題,所以反復檢查,耽誤了后面的時間。一些緊張焦慮的考生在考場上還會出現手抖、寫不了字,甚至暈倒后被急救的情況。這時考生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和規律的飲食,可以通過散步、聽音樂的方式來放松心情,如果在考場上緊張,可以給自己做心理暗示:把我會做的題都做完就可以了,不要求每道題都做對。經過這樣的暗示,考生應該可以放松心情。如果還是緊張,也可以做幾次深呼吸,這也能起到緩解情緒緊張的效果。
北師大心理學教授沃建中表示,有很多考生特別關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總是想“我要是考砸了,爸媽會怎么說我?同學和老師該怎么看我?”在考試當中,監考老師從身邊走動一下,他們就覺得老師是在盯著他看,心里十分緊張。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學會轉移自己的關注點,如果做不到,可以通過分時學習的辦法來強制自己改變心理模式。比如,限定自己40分鐘內完成5至10個題目,這期間排除自己想喝水,想上廁所等因素的干擾,集中精力做完,經過五六天的訓練,就會發現自己的注意力會轉移到關注自身行動上來。
沃建中告訴記者,考生的考前焦慮很大程度上與家長的情緒密切相關,“不是孩子瘋了,而是家長瘋了。”一些家長對孩子高考的期望值過高,看到孩子的成績上不去,就嚴厲地責備孩子,“這回的分數怎么這么低啊?”“你考不上怎么辦?”這樣的話語往往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造成他們緊張焦慮的情緒,反而幫了倒忙。沃建中建議家長,如今高考已經“箭在弦上”了,不管如何給孩子加壓也無濟于事,因此家長要轉變觀念,不管孩子的成績如何都要全盤接納。另外,家長還要鼓勵孩子大膽去考,甚至可以編造一個善意的謊言,告訴他們“放心去考,考不上的話我們還有第二條路,第三條路。”如果孩子這段期間鬧情緒,建議家長選擇沉默,等他們平靜下來再安慰他們。
-
青少年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壓力其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學的時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寫作業,有時候老師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我們的高三學子也即將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就可以迎來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說,
-
親子關系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花多少錢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點有何不同?孩子即將進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三年,因為他們即將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心理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愛學習,而且學習的很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那么面對這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