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前如何減壓:不必刻意保持最佳狀態
日歷一張張翻過,高考就要到了。許多學子這時候出現了畏懼逃避、高度緊張、喪失信心等心理問題,以及睡眠不足、疲勞困乏、頭昏腦漲等生理狀況。
考前咋調整自己?為高三學生做過多年考前心理輔導的華中師范大學心理學博士謝員老師專門接受了今報記者的采訪,為考生心理減壓支招。
□今報記者 趙媛 高冬麗
實習生 鄭翠翠 通訊員 張瑞豪 劉洋
這幾天 不要總是想“我”
考前以及考試過程中,考生要把心思放在做題上,放在“做點什么”上,不去過多關注“我”。
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說要提醒自己盡量不去想“我要考好”、“如果考不好,我……”不多關注自己的感受,因為這樣難免會胡思亂想,讓自己緊張。
把注意力放在復習內容和做題上,然后把最后的高考當成是一次需要認真做的作業,不過是把你所學的知識表達出來而已。
謝員老師說,考前過于緊張,也可以找一些信得過的、比較沉著冷靜的朋友聊聊,宣泄情緒。適當聽音樂也能起到舒緩作用。
另外,考生也不必刻意保持最佳狀態,因為考前和考試中間有適當的焦慮是正常的。如果焦慮情緒不影響復習和考試,就不必刻意調節。考試前后,也不必刻意追求放松。
沒睡好 考試真的沒事
有的考生認為多睡一會兒有利于高考發揮,常常提前上床,其實這樣做是錯誤的,因為你的生物鐘不會讓你馬上入睡。睡不著,就會煩躁,這樣,反而影響睡眠質量。
原有的起居習慣和規律,在考前幾天不要有大的改變,順其自然最好。
考前因緊張無法入眠怎么辦?謝老師說,心理學上曾進行過睡眠剝奪實驗,就是讓實驗對象無法入睡,其中剝奪時間最長的可達200小時(超過8天),結果發現,實驗對象除了非常疲勞之外,其身心功能并無異常,在智力測試上得分也沒有大的改變。
這說明,哪怕考前晚上真的沒有睡好,并不會影響白天的考試。“當人們感覺整夜失眠時,其腦電波卻顯示出在一定時間內其實是處于睡眠狀態的,不過由于焦慮、恐懼而讓人們感覺整夜失眠。”謝老師說,睡不著倒是次要的,關鍵是要學會調節因為睡不著而產生的恐懼和焦慮。
深呼吸 讓肚子起伏起伏
有的考生說,自己一坐到考場上就緊張,甚至手抖得都握不住筆。謝老師在這里教考生一個快速緩解緊張、讓身體放松的辦法:深呼吸。
謝老師說,生理與心理互相作用,完全可以通過生理上的放松而緩解焦慮緊張情緒,考前多進行深呼吸練習,讓自己的肚子起伏起伏,會在很大程度上放松下來。
考試中如果怯場,也可以簡單地進行深呼吸,平靜下來后再繼續做題。
-
青少年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壓力其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學的時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寫作業,有時候老師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我們的高三學子也即將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就可以迎來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說,
-
親子關系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花多少錢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點有何不同?孩子即將進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三年,因為他們即將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心理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愛學習,而且學習的很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那么面對這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