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化學實驗教學興趣培養
除上所述外,教師還要在課堂上結合工農業生產,穿插科技故事,展示教具、掛圖,編口訣、順口溜,聯系生活講竅門,理科教學文史化,都能激發學生興趣,寓教于樂。
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只是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而已。俗話說:“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教人以漁,終身受用。”所以,教師要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應扎實“雙基”,更應注重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獨立實驗能力、自學能力的培養。
觀察能力的培養。任何工作都需要有良好的觀察能力,化學實驗正是培養觀察能力的有效途徑。實驗過程中,應先使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迅速地對物質及其變化、儀器裝置進行全面的觀察,學會分清主次現象,指導學生捕捉不易發現或容易消失的主要現象并進行分析、綜合,使學生養成認真、細致、有始有終地觀察實驗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習慣。例如,在做鎂帶燃燒實驗時,強調讓學生注意,這個實驗中用到了石棉網,使學生認識到了這個實驗中的放熱現象。
思維能力的培養。授課時,多采用啟發式教學,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多為學生設疑,而后解決問題。例如,在講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先將鐵絲放入空氣中點燃,學生觀察到鐵絲沒有燃燒,有的同學懷疑鐵絲會不會燃燒。此時,我把鐵絲伸入氧氣中發現鐵絲卻劇烈燃燒并火星四射,學生在感嘆神奇的同時開始思考其原因,從而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如,在講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時,先取出一收集滿二氧化碳的礦泉水瓶,向瓶內注入適量水,振蕩,發現礦泉水瓶扁了,引導學生分析原因,使學生認識到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獨立實驗能力的培養。獨立實驗能力是化學課的特殊能力,是實踐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授基本操作技能時,注意聯系生活實際,通過學生分組實驗和實驗設計等途徑,使學生獨立實驗能力得到發展。應讓學生明確實驗目的,掌握藥品、儀器、步驟和注意事項,可與做家務事等生活實際進行對比,幫助學生理解。在分組實驗中,對不規范甚至是錯誤的操作及時予以糾正,對普遍存在的問題集體討論,分析不正確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
自學能力的培養。講授新課時,先給學生提出幾個問題,使學生帶著任務去閱讀教材,對于一些簡單易懂的內容,給出提綱或圖表,讓學生自己去總結。
總之,在實驗教學中只要教師懷著強烈的責任感,注意探索實驗教學的規律,啟迪學生的學習興趣,盡力做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要學生學”為“學生要學”,做到傳授知識、技能時注重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愉快、輕松地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既不給學生過重的負擔,又能提高教育質量。
-
青少年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壓力其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學的時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寫作業,有時候老師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我們的高三學子也即將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就可以迎來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說,
-
親子關系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花多少錢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點有何不同?孩子即將進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三年,因為他們即將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心理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愛學習,而且學習的很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那么面對這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