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犯罪沖動多因心理壓抑
新生代農民工”這一提法,出現在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主要是指具有農村戶口、在城市工作且年齡介于16周歲至30周歲之間的“80后”、“90后”農民工。據統計,新生代農民工在外出打工的1.5億農民工里面占了60%,已成為農民工的主體。
有調查稱,新生代農民工游離在城市與農村之間,因為居留方式不穩定、歸屬感迷茫、教育管理缺失,令他們產生了異常的“邊緣心理”;因為在城市生活中屢屢受挫,這種強烈的“城市失落感”使他們中部分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扭曲,最終走向犯罪。
在銀川市興慶區人民法院的法庭上,22歲的陜西青年李某淚流滿面。面對法官,他低沉地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我的老家在陜西,多年前,父親從老家來到銀川郊區,以種地為生,農閑時偶爾也打些零工。在我11歲的時候,母親去世了,父親一人撫養著我和弟弟。由于家里窮,為了供學習成績好的弟弟上學,減輕父親的負擔,高一時我只上了一學期就出去打工了,那一年我16歲。我去學了廚師,想好好干幾年多掙點錢,讓父親和弟弟過得好一些。可現實太復雜了,因為年齡小、學歷低,我只能在餐廳干端盤子、打掃衛生的活兒,拿的錢少,人也累,關鍵是總被人家瞧不起。我有能力,廚藝也不差,可因為在銀川沒有根基,沒有人認可我,掙的錢才剛夠養活自己。這些痛苦我一個人默默承受著,從來沒有跟家里人說過。心里憋得慌,也不想回家,就迷上了網絡游戲,在虛擬的世界里什么都忘了,尤其是在一次次的游戲取勝中終于得到了肯定。”
記者了解到,在連續上網6天后,李某身心疲憊,想到無望的未來,產生了輕生的念頭。網游中的暴力情節浮現在腦海,他將水果刀扎向巡邏民警……
“其實,李某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現代社會‘新生代’打工族的狀態,特別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面對生活中的坎坷,很容易走入歧途。”此案主審法官趙婧姝說。
“她穿名牌、開名車、消費一擲千金,我給她倒酒時,聽她和別人說光這兩年炒房子就賺了上百萬元。這種暴發戶,搶她一些不算多……”這是一名“90后”在入戶搶劫案發后供述的作案動機。
-
青少年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壓力其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學的時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寫作業,有時候老師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我們的高三學子也即將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就可以迎來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說,
-
親子關系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花多少錢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點有何不同?孩子即將進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三年,因為他們即將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心理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愛學習,而且學習的很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那么面對這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