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輔導學生厭學
在許多學校,令老師頗感苦惱的莫過于學生的厭學問題。厭學是指學生在主觀上對學校的學習活動失去興趣,產生厭倦的情緒和冷漠的態度,并且在客觀行為上明顯表現出來的行為。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對中小學心理問題現狀的調查發現,上海市中小學生存在的首要心理問題就是“厭學”,其主要表現為:
1.對學校各科學習失去興趣,不愿學。
2.學習活動表現較差,課堂學習、課后作業、復習考試等活動完全處于被動。
3.學習動力不足,缺乏基本的學習毅力和自制力,在學校混日子。
4.成績達不到教學要求也不在乎。厭學達到一定程度,還會造成逃學,而逃學問題很容易造成許多不良行為,尤其是容易導致違法犯罪等嚴重的社會問題。
對于厭學的原因,應從以下幾方面來分析。
● 從學生自身來看:學習目的不明確,看不到讀書的作用,對學習活動不感興趣,缺乏正確的理想和志向,自我控制力差,缺乏自信和勇氣,環境關系和人際關系也導致他產生心理困擾。
● 從家庭方面來看:沒能給孩子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尤其是家長教育方法簡單粗暴,或溺愛,或專制,使得孩子無所適從,不良的家庭氛圍造成了孩子的許多不良性格如:自卑,孤獨等。
● 從學校教育來看:教師和學生的溝通還不到位,師生之間關系不融洽和諧,尤其是長期以來,對學生的關心了解太少,沒能根據個體情況實施有針對性的、有效的教育方式,及時進行心理干預,而老師與家長的要求不一致,使小宇更感迷茫。
● 從社會方面來看:學生的課余生活不是抱著電視機,就是混跡與游戲機房,從而沾染了不少不良習氣,受到了不良影響。
1.厭學問題是當今學生中最常見的一種心理問題,他的成因很多。而學習動力缺乏則成為厭學的主要特征。由于學生年齡小,認識能力有限,對于學習的重要性往往認識不足。多數學生把學習看成是一件苦事,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再加上來自社會、學校和家長等方方面面的種種壓力,最終使學生喪失學習動力,產生厭學問題。對于這類學生的心理輔導,必須緊緊抓住“學習動力”這個突破口,以明確學習目的為核心,以塑造良好個性為目標,采取認知療法、情緒療法和行為療法相結合的輔導方案,運用分層遞進目標達成法來實現目的。實踐證明是有效的。
2.覺得取得當事者的信任是輔導成功的關鍵。其次,還必須有足夠的細心和耐心,去發現他的動力源,去包容他的多次反復。再次,對于缺乏學習動力學生的輔導,必須要給他創造良好的社會,學習和生活環境,只有這樣內外結合,才能使厭學學生找回學習動力,讓厭學問題永遠成為過去。
-
青少年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壓力其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學的時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寫作業,有時候老師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我們的高三學子也即將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就可以迎來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說,
-
親子關系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花多少錢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點有何不同?孩子即將進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三年,因為他們即將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心理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愛學習,而且學習的很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那么面對這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