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與學生之前應怎樣相處
俗話說“名師出高徒”,當今也流行著這樣一句話:“有什么樣的教師就有什么樣的教育,有什么樣的教育就有什么樣的學生。”由此可見,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所起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特別是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一名優秀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文化素養,精通所教學科的知識和技能,而且更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那么,一個優秀的教師應具備怎樣心理素質呢?
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教師的愛是學生奮進的力量源泉,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是師生彼此溝通的橋梁。無論是聰明的或是“愚鈍”的學生,總有其個性品質中的某個弱點或優點,要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智力、情感和性格特征參與到教學中來,并適時地用愛心來引導感化他們,教師絕對不能疏遠、孤立學生,而是想辦法接近他們、關心他們,考慮他們的經歷,并努力激發他們每個人的自尊心,使他們相信老師的良好愿望。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來,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愛是相互的,只有以一顆誠摯的愛心去關心愛護學生,學生才能親近和信任教師嚴厲的訓斥和蠻橫的打罵只能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卻不能讓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或疏漏之處,有時甚至會造成破罐子破摔,消極厭學的不良后果,教師所演的角色是多元化的,他不僅是家長的代理人,知識的傳播者和紀律的執行者,同時還是學生的朋友和知己,把學生視為求知道路上探索前進的朋友和同志,用博大的胸懷與學生交流感情,用赤誠的心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了解學生的心態和需要,虛心傾聽學生的意見,與學生同志式的探索真理。
教師要努力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條件,使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措施更加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民主、平等的氣氛中,極大地鼓勵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重視學生的親身經歷和生活經驗,廣泛采用探究式等多種方式,創造性的進行課堂教學,讓學生自己探究知識的發生和發展過程的所以然,這樣,教師必須在“導”字上下工夫,在“導”的過程中采取靈活多變的方式來獲取可靠的信息,并及時予以反饋調整,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教師是教書育人的主體,肩負著培養素質全面的跨世紀人才的光榮任務。要想圓滿完成歷史賦予教師的神圣使命,教師除了具有淵博的文化知識,扎實的工作能力以外,更應具備良好的師德行為和高尚的心理素質——這是決定教育成敗的關鍵。
-
青少年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壓力其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學的時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寫作業,有時候老師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我們的高三學子也即將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就可以迎來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說,
-
親子關系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花多少錢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點有何不同?孩子即將進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三年,因為他們即將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心理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愛學習,而且學習的很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那么面對這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