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三四歲的孩子最易怕生
彤彤今年三歲了,在幼兒園讀小班,媽媽發現他現在越來越怕見生人,不愿與陌生人交往,最近又開始不愿意上幼兒園,說幼兒園小朋友欺負他,老師罵他。彤彤有點害羞,不愿與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上課老師提問,他明明知道卻總是不敢舉手回答。
妞妞是個聰明漂亮的女孩子,可她就是怕見陌生人。媽媽帶她到單位加班,碰見媽媽的同事時,他們都親切地和她打招呼,媽媽就讓妞妞喊“叔叔”、“阿姨”,可是妞妞總是躲在媽媽身后不出來。孩子三四歲時最容易怕生,許多家長都面臨著這樣的煩惱。
社會環境 造成孩子怕生 寶寶認識了父母后,對父母有了依賴感,也開始怕見生人了。山東大眾華澳雙語幼兒園的楊春梅園長認為,造成孩子怕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與遺傳有關;另一方面,與后天的環境有關,而環境起主要作用。
社會環境造成了孩子怕生。有些家長怕孩子出去“被人欺負”,就限制孩子的交往,使得孩子的活動空間只有學校和家里兩個地方,缺少和陌生人接觸的機會,孩子一旦見到生人,就很茫然很害怕。
走出去 給予孩子自信 楊園長說,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應該有意識地加以培養,讓他多接觸陌生事物。社會是個鍛煉人的大課堂,多讓孩子走出去,和社會接觸,與不同的人“碰撞”,利用社會生活中不同的場景和對象,有意識為孩子創造機會,這有利于培養孩子的勇敢和自信,學會與人交往。
比如帶孩子出去吃飯,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告訴服務員想吃什么菜;帶孩子乘車,教孩子去向售票員買票或者問路;在公共場所游玩,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和散步的老人、玩耍的孩子主動搭話。
通過參與社會生活,讓孩子在不斷和人接觸的過程中體驗和感悟,從而調整自己的行為。為了鍛煉自己的孩子,楊園長曾經在孩子9歲的時候讓他自己去銀行存了4000元錢,這對孩子的膽量是個很大的挑戰。楊園長說,當時為了鼓勵孩子完成這項工作,她繪聲繪色地為孩子講了小馬過河的故事,慢慢引導孩子,讓孩子終于鼓起勇氣,自己去銀行存上了款。
-
青少年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壓力其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學的時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寫作業,有時候老師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我們的高三學子也即將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就可以迎來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說,
-
親子關系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花多少錢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點有何不同?孩子即將進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三年,因為他們即將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心理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愛學習,而且學習的很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那么面對這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