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對學習知識的渴望和熱情
孩子從小到大的教育對父母來說是最難的課題。如何從小就能培養出孩子對學習和知識的渴望和熱情,家長起很大的作用,所有有寶寶的家長都應該學習一下這些內容。對孩子的人生都將是會有重大幫助的。
其實,把一時做不出算術題或者反應比其他人慢半拍的孩子判斷為“笨”是十分錯誤的。因為完全可以把這些孩子變得聰明起來。而且方法并不復雜,這就是:從小“種植”對學習的熱情。
第一步:興奮地回答孩子的所有問題
低齡兒童提出的問題經常蘊藏著對世界的好奇。這種問題父母往往不容易回答。比如“天為什么不會掉下來”.“人為什么有兩只眼睛”等等。對這種難答的問題,父母親很容易掉以輕心,說一句“長大了再告訴你”或者“爸爸也不懂,你就別問了”就算做解決。如果孩子再問,就容易不耐煩,講話語氣就不溫和了。他們不知道,他們正在承受“上帝”的考驗,有耐心的,得到的會是一個聰明孩子;缺乏耐心的,得到的將是一個自己都認為自己“笨”的孩子。
現實生活中一些家長卻缺乏這種耐心。在孩子反復追問時,他們有時急于擺脫,便采用責備的態度。孩子只要經歷一兩次這種挫折,就可能把求知的渴望封閉起來。這個門一旦封閉,要他重新打開就難上加難。
第二步:抓住“領跑”的時機
教育其實是有其“時限”性的。一些父母在孩子合適的年齡未抓緊教育,后來才發現“過了這個村已沒有這個店”。
在孩子開始玩“過家家”時,心理學家發現有一種“自居作用”,這就是:女孩子在游戲中往往以媽媽自居,男孩子在游戲中往往以爸爸自居。
這個年齡段,其實是父母“領跑”的一個重要時機。以“爸爸”、“媽媽”自居的行為是存在心理內驅力的行為。這種心理內驅力,心理學家們稱為“兒童性別情緒”或“兒童性別情感”。這種性別情緒和成人的性欲一樣是蘊藏能量的。而且這種能量不是一般的能量,而是相對地大而持久的心理能量。
好文推薦:
-
青少年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壓力其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學的時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寫作業,有時候老師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我們的高三學子也即將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就可以迎來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說,
-
親子關系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花多少錢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點有何不同?孩子即將進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三年,因為他們即將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心理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愛學習,而且學習的很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那么面對這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