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大殺手
2月23日,在呼市地區高校大學生心理咨詢工作研討會上,多位從事高校大學生 心理教育工作的老師指出,近年來,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日漸突出,與中小學生和成年人相比,大學生具有群體性、獨立性和身心發育的過渡性等特點,他們的心理特 征復雜多變,缺少相對的穩定性。懶惰、消極、退縮、孤獨、依賴、缺乏社會責任感等現象常常出現在他們身上。這些現象不僅僅存在于學習成績差、社交能力低的 大學生當中,還存在于一些成績優秀的學生干部身上。例如過度壓抑自己、缺乏自信、心情苦悶、緊張焦慮等,心理健康指標遠遠超出正常范圍,已經影響到了大學生的成長。
調查表明,近20%的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其中癥狀較為嚴重的占1%~2%,不過,這些大學生平時還能夠維持正常的生活與學習。專家說,目前,我國很多在校大學生有心理問題,由于人們通常認為只有精神疾病的表現才算是有心理問題,所以對于很多大學生存在 的心理問題不予正視與承認。
心理輔導讓大四男生不再想自殺
研討會上,學生講述了一件她親身經歷的事情。去年11月,學生在她的郵箱中發現了一封信。寫信的是一位大四男生。他 在信中說,他面臨考研,但是因為與宿舍里一位同學的關系不好,他產生了自殺的想法,而且還想殺掉這位同學。他說他以前與這個同學關系很好,他們一起吃飯、 學習,無話不談。可是就在前幾天,因為一點兒小矛盾,兩人的關系發生了變化,見面了誰也不理誰。這讓他感覺心里特別難受,他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產生了懷 疑,他覺得活著沒啥意思。但是,當他想到母親含辛茹苦把他養大,供他讀書,這樣死了又非常對不起母親。這位男生說,其實,他最大的問題就是無處宣泄情緒。
看完信后,學生對這位男生的內心世界有了基本的了解,他敏感、多疑、抑郁、孤獨、缺乏安全感。針對他的情況,諾敏老師很快給了他回了一封信。此后,在近1個月的通信中,這位男生向學生講述了很多自己的事情。對于他提出的疑問,老師一一作了解答,并且適時地對他進行了心理輔導。漸漸地,這位男生擺脫了自殺心態。他在寫給老師的最后一封信中說:“謝謝老師的幫助,今后我會坦然面對一切。我準備考研了。”
3個原因誘發心理問題
研討會上,專家們認為,導致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誘因有3個方面:
首先,大學新生都有一個角色轉換與適應的過程。剛入學時,大學新生往往會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心目中的大學與現實中的大學發生沖突,以及復雜的人 際關系、全新的教學模式,都會讓他們產生困惑,從而導致心理失調。大學新生對新環境不適應,如果不及時調整,就會變得失落、自卑、焦慮、抑郁等。
-
青少年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壓力其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學的時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寫作業,有時候老師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我們的高三學子也即將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就可以迎來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說,
-
親子關系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花多少錢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點有何不同?孩子即將進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三年,因為他們即將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心理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愛學習,而且學習的很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那么面對這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