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問答之間孩子可以發展語言能力
孩子提問是在積極主動地組織語言,運用已有詞匯、語法,竭盡全力地嘗試使用新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而家長的回答,是給孩子更多的語言示范,進一步啟發孩子提問,是給孩子不斷練習語言的機會。所以,孩子提出問題,家長給予回答,這種直接的語言交流,對孩子的語言發展非常有好處。
孩子總愛提這樣那樣的問題:“樹葉怎么會沙沙響?”——“肯定是他們在說話吧。”“那為什么小草從來沒有聲音呢?”/“為什么小鳥會飛?”——“小鳥長了翅膀呀。”“小雞也有翅膀,為什么飛不起來?”/“我是怎么來的?”——“是爸爸媽媽生的。”“是不是爸爸生男孩,媽媽生女孩?”……
許許多多的問題,家長回答了一個,孩子接著又問起了另一個。有時候家長忙自己的事都忙不過來,哪有時間一一回答,往往回答不了幾句就會說:“去一邊玩去,等你長大了自然就都知道了。”
真是這樣子嗎?等到孩子長大那一天,一切問題都將不是問題,有沒有答案也已經無關緊要,而現在,身為家長的你卻失去了一次很好的與孩子交流的機會。
作為家長,再忙也應該抽出一些時間回答孩子的提問。
因為在孩子提問時,他是積極主動的,情緒高漲,思維活躍,樂于與你交流。而且孩子此時獲得知識、發展能力、養成態度等都較平時容易得多。把握這樣的機會,從回答孩子的提問開始,對孩子進行多方面的教育,孩子將會受益不少。
發展語言能力
孩子提問是在積極主動地組織語言,運用已有詞匯、語法,竭盡全力地嘗試使用新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而家長的回答,是給孩子更多的語言示范,進一步啟發孩子提問,是給孩子不斷練習語言的機會。所以,孩子提出問題,家長給予回答,這種直接的語言交流,對孩子的語言發展非常有好處。
加深親子感情
當孩子向家長提問時,家長回答問題的態度,反映出對孩子的關注與重視,孩子敏感的心靈會清清楚楚地感知到,從而作為自己對父母長輩的態度的模仿樣本。往往是父母有耐心,孩子也不急不躁;父母對孩子粗暴,孩子難有好性格;對孩子和藹可親的長輩,其晚輩也會對他們恭敬有加。所以,良好的回答問題的態度,對加深親子感情是有益處的。
啟迪孩子的思維,豐富孩子的知識
當孩子提出問題時,他正在開動腦筋,提出的問題內容非常廣泛,經常是天南地北、海闊天空,家長的回答能夠進一步擴大孩子的知識面,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給孩子的思維以啟迪。
化解心理問題,養成積極健康的心態
因為孩子的問題,有的是反映其心理動向的,當家長回答孩子的提問時,言談之中,能夠適時指出孩子的心理癥結之所在,及時指正不健康的心態,傳達正確價值觀念,養成積極向上的樂觀的生活態度。
總之,家長應該非常重視孩子的提問,熱情地鼓勵他提問,耐心細致地回答他的問題,并積極創造情景,激發他提出更深更廣的問題。回答孩子的提問,其實就是在進行輕松有效的家庭教育。
-
青少年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壓力其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學的時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寫作業,有時候老師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我們的高三學子也即將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就可以迎來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說,
-
親子關系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花多少錢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點有何不同?孩子即將進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三年,因為他們即將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心理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愛學習,而且學習的很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那么面對這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