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心理對策已成為孩子的精神靠山
由于進入初中后學科化程度加大、難度上升,加之同學間的競爭意識增強,老師和家長對于成績的要求提高等原因,“小升初”的孩子在心理上往往容易出現學習自信心降低、有挫敗感、叛逆心理顯現等諸多問題。
“這么多科目,還沒開始學就覺得喪氣了”、“孩子越來越追求個性,怎么好像變得叛逆了”、“管教他幾句根本不聽,怎么說才管用啊”……新學期還沒開始,不少該“小升初”的孩子已經表現出不知所措、迷茫和忐忑等心理問題,論壇上也頻頻發出家長們焦慮的聲音。專家們對此也指出,由于進入初中后學科化程度加大、難度上升,加之同學間的競爭意識增強,老師和家長對于成績的要求提高等原因,“小升初”的孩子在心理上往往容易出現學習自信心降低、有挫敗感、叛逆心理顯現等諸多問題。
典型問題
進入初中,孩子的心態容易起變化
問題一:學習阻力加大 心理壓力也越來越大
陳明(化名)和唐俊(化名)從小就是好朋友,念同一所小學,成績都十分優秀。去年又同時考入某示范中學。進入初中后,學科增多、難度加大,唐俊作為女生抽象思維較差,成績有所下滑,而原本和自己成績相比還差一些的陳明,積極主動地向老師請教并和同學交流,成績后來慢慢把唐俊落下不少。唐俊直到現在還懷有強烈的挫敗感:“我不敢向老師提問,我怕自己的問題很蠢被別人笑話。”于是,學習上的問題越積越多,學習阻力越來越大,心理壓力也更重了,唐俊的學習由此陷入惡性循環。
問題二:進入青春叛逆期
“他們90后特別講個性,這孩子原本挺乖,怎么小學一畢業,就想著美甲卷發。這樣講究打扮是不是早戀了?說又不聽!”一位即將“小升初”的孩子家長在論壇上發出這樣的抱怨和擔憂。
此帖及之后的跟帖滿是家長對于孩子“小升初”后一些行為的憂慮:孩子開始講究吃穿打扮;進入新環境與同學關系緊張,與老師交流減少,仿佛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家長的話聽不進去,動不動就發火摔門而去……
原因解析
科目增多、難度加強、青春萌芽造成準備不足
原因一:
缺少對小學到初中階段不同特點的清醒認知
“有兩種情況:一是和自己比,小學成績還不錯,初中轉折時沒能把握好、改變學習方法,造成成績下滑,心理上產生失落感;二是和同學比,正所謂‘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發現自己做不好的別人能做好,心理上不平衡和嫉妒,最終演變成強烈的自責,從而上升為挫敗感。產生這樣的心理情緒,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小升初’的孩子心理上沒有做好準備,所以才會對新階段的學習生活、新的特點感到無能為力和不知所措。”
發現孩子們普遍會因為科目增多、難度加強、自己不善于分配時間而產生煩躁厭學情緒。其實他們內心都有著很強的自尊和自卑,這樣的情緒多是由于沒有從思想上有一個對小學到初中階段不同特點的清醒認知造成的。他們心理上要求進步,但思想卻還沒有準備好。
原因二:青春期性意識萌芽 叛逆心理日趨明顯
小升初的孩子普遍年齡在十二三歲,正值進入青春期的時候,所以青春期心理特點就十分明顯,比如追逐個性、性意識萌芽、叛逆心理等等。
“青春期性意識萌芽,是孩子由生理變化引發的正常心理現象。孩子和家長都不要產生太大的恐懼或是急于否定這些正常的心理情緒,應當予以正視和正確對待。”田教授提醒,“小升初”孩子和家長面對青春期心理變化應當保持冷靜和理智,不應過分夸大,也不應置之不理、放任自流。
-
青少年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壓力其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學的時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寫作業,有時候老師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我們的高三學子也即將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就可以迎來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說,
-
親子關系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花多少錢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點有何不同?孩子即將進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三年,因為他們即將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心理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愛學習,而且學習的很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那么面對這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