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注意,期末孩子易厭學
期末和開學是孩子不愿上學的高發期,很多家長希望獲取特效藥,但解決的關鍵還在于良好的親子關系,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首要進行良好的親子溝通。
據《新聞晨報》報道,期末將至,家有學童的父母們要謹防孩子不愿上學了。記者昨天從上海12355青少年服務熱線了解到,“孩子不愿上學”占家長咨詢總量的相當比例。心理咨詢師林虹杰告訴記者,根據多年經驗,期末和開學是孩子不愿上學的高發期,“很多家長希望獲取特效藥,但解決的關鍵還在于良好的親子關系,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首要進行良好的親子溝通”。
齊女士的兒子上初一,從上學期期末起就不再去學校了,至今一直不想讀書,甚至不愿出門。母子間溝通下來,孩子承認有點討厭老師。預備班時,孩子還是班長,因為做錯事被老師嚴厲批評后撤了職,換了班主任后成績下降,逐漸就不想上學了。母親對孩子無計可施。無奈之下,只好求助于12355熱線。
齊女士的困擾并非個例,在12355擔任心理咨詢師志愿者已6年的林虹杰告訴記者,家長來電占到他心理咨詢總數的60%,學業問題是家長關注的焦點,而孩子不愿上學成為其中最普遍的問題,占所有學業問題的三分之一。他說,每到學期期末和開學時,這類咨詢則相對集中出現。“打電話來的家長一般比較焦慮,希望能找到特效藥,但是,在這個問題上,恰恰是沒有特效藥的。”
在多年的接線經驗中,林虹杰總結出,孩子不愿上學,一般有幾方面的原因:學業壓力大、在學校與同學或者老師之間出現問題,“但是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出在親子關系上,孩子在學校里遇到問題和壓力,回到家里非但沒有得到緩解和疏導,反而被忽略、被責罵、被壓抑了,久而久之,就造成了他的反感和爆發,產生厭學情緒”。林虹杰表示,要解決孩子不愿上學的問題,關鍵還在于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首要在于良好的親子溝通。
“可能有的家長會覺得,我嘗試和孩子溝通了,和他建立好的關系,但是他就是不聽、不理,怎么辦?”在接聽熱線過程中,林虹杰也經常碰到類似的案例。很多家長曾向他傾訴,自己很愿意和孩子交流,但是孩子卻老是躲著父母。詳細了解之后,林虹杰發現,不少家長和孩子交流都十分正式,要在一個固定的時間和孩子正式約談,或是在開完家長會后,遭到老師“投訴”了,才去找孩子談話。“這樣的陣勢,孩子肯定被嚇壞了。其實親子溝通在自然的環境下進行最好,比如平時,家長可以邊燒菜邊和孩子聊,或者在散步時不經意地談一談,甚至可以用肢體語言,在孩子做得好的時候,抱一抱孩子,用眼神鼓勵孩子,這樣親子溝通會更有效。只有建立了有效的親子溝通,在孩子出現厭學情緒之初就幫助其疏導,才有可能防止或解決孩子不愿上學的問題。”
相關文章
-
青少年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壓力其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學的時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寫作業,有時候老師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我們的高三學子也即將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就可以迎來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說,
-
親子關系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花多少錢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點有何不同?孩子即將進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三年,因為他們即將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心理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愛學習,而且學習的很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那么面對這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