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剛入學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
對于大學新生剛入校園后的生活,都會面對到很多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大學生自己去適應自己去調整,那么大學生剛入學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呢?
1.多一點堅強,少一點軟弱
新的矛盾、新的挫折、新的委屈、新的打擊等,隨時會發生,隨時會遇到,不要唉聲嘆氣、不要痛哭流涕、不要心灰意冷,要堅強,要放眼未來,要態度積極。鉆牛角尖、往窄處想、尋死覓活就太軟弱了,對自己對別人都不好。做人就要堅強。
2.多一點主動,少一點被動
與老師和同學之間、對待班里的事、參加什么活動,應該主動,不要凡事總讓人推著你、總讓別人照顧你。要時刻想到我能為別人做什么、我該為這事出什么力。
3.說話多一點和氣,少一點脾氣
同學來自五湖四海,方言、習慣、思維等多有不同,免不了造成誤會。這時,與人說話要和氣,心平氣和地商量著解決問題,不要動不動發脾氣。要多使用普通話呦。
4.多一點自制,少一點放縱
讀高中很苦,進了大學適當放松一下可以理解,但要自制。通宵上網玩游戲、沒完沒了聚餐、逃課去旅游玩耍、覺得遲到早退無所謂等,是不可取的。有空大可以去做許多有意義的事,要嚴格要求自己。
5.多一點自信,少一點自卑
中學時期你可能是班里和學校的佼佼者,大學里人才濟濟,突然發現自己有不少不入他人的地方,心理會產生較大的失落。這時要多看自己的強處,保持信心,不要一味自卑而看不起自己。多學別人的長處、迎頭趕上就行了。
6.多一點自主,少一點依賴
離開父母獨立生活,好多事情要自己處理。要對自己說:“我能,我行。”不要總有等、靠、要的思想。老生的經驗值得借鑒,但不能事事問人家、事事照樣子去做。況且每一級學生、每個人的情況不同,重要的是靠自己。
7.多一點好行為,少一點壞習慣
不分場合大叫大嚷、亂吐亂倒、亂扔亂放、不守作息時間、便后不沖干凈、不值日等,只圖自己方便,不顧不管他人,既不文明又容易引發矛盾,搞得自己和他人都不愉快,影響了自己的工作學習。所以,要多講一點道德,少做不文明的事。
8.多想點父母掙錢不易,少點大手大腳
上大學的開銷比上中學要大,這是客觀的。該花的花,不該花的盡量不花。不能為了所謂面子而比吃論穿、比玩耍論瀟灑,增加父母的負擔。
9.多一點時間意識,少一點浪費生命
有的大一新生不干什么出格的事,這是好的,但就是瞎晃蕩,不知道下一個目標,不知道上完那幾門該干什么,不知道今天干了什么有意義的事,不知道雙休日該做點什么。那樣,就浪費了生命。還是要珍惜時間,心中有目標,不斷為美好的未來奮斗。
10.多一分清醒,少一點糊涂
外面的世界有很多誘惑,自己要有腦子。要清醒一點,不要糊糊涂涂陷入傳銷、急于在雙休日打工上當受騙、自己的好心被利用而失錢甚至受傷、受害。
-
青少年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壓力其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學的時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寫作業,有時候老師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我們的高三學子也即將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就可以迎來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說,
-
親子關系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花多少錢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點有何不同?孩子即將進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三年,因為他們即將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心理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愛學習,而且學習的很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那么面對這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