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作弊心理要如何才能根治?
現在學生在考核上往往都是以考試為主,無論是什么學校,那個階段的學生,都會在考試當中心存僥幸心理,想著考試的時候作弊,這種現象是越來越多的敷衍起來,要怎么才能去杜絕根治這樣的心理呢?
明確學習目的:作弊行為的發生,既要靠學校加強管理和校紀教育,也要靠學生個人調整對學習、考試的認識,真正自覺自愿地遵守考場紀律。服從學校規定,遵守考場紀律并不太難,難的是自覺自愿地去遵守,尤其是監考老師不在場的時候。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端正學習目的,也就是說在大學里到底應該干什么?國外一所著名大學門口的標語牌上寫著這么兩句話:走進來,學知識學技能;走出去,給社會作貢獻。
這兩句話深入淺出地概括了大學生在校期間的主要任務和學習目的。在崇尚個人主義的西方,尚且要求學生有這樣的境界,我們社會主義高校的學生更加應該這樣要求自己。大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知識、學技能,沒有掌握能立足社會、服務于社會的真才實學,那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大學生。如果對自己、對學習有這樣的認識,就不會對考試分數患得患 失,就不會為了及格去作弊。考試的實質是為了檢驗掌握知識技能的程度,因而,為了虛假的分數去作弊是自欺欺人的表現。
注意朋友影響:人與人之間的言行是相互影響的,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友要慎重,如果朋友中常有人作弊,在他們的熏陶下,總有一天也會覺得作弊無所謂;在某一天,在他們的慫恿下,你也會加入作弊者的行列;或者,他們考試時向你求助,要你幫忙,你礙于情面不得不幫,成為一個被動作弊者。相反,如果朋友都好學上進,品學兼優,久而久之,你也會向他們看齊。所以,大學生如果不想受周圍人的消極影響,滑入作弊者的行列,就應該慎重交友,多跟好學生交朋友。
避免作弊誘因:對于一些有作弊傾向的大學生,考試時要盡量消除可能引發作弊的誘因。有些大學生對于作弊,是既想做又 不敢,猶猶豫豫拿不定主意,但往往又經不起考驗,一旦發現有機可乘,就會作弊。因此他們總是把要帶的紙條揣在口袋里,早點到考場挑個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坐下,不管怎樣先為作弊創造條件,然后再根據具體情況作進一步打算。
如果監考老師監視比較嚴,周圍的人都很守考場紀律;或者考試題目不像估計的那樣難,也許就會放棄作弊的念頭。相反,如果老師巡視不是很嚴,周圍的人有“小動作”;或考試題目較難,有可能就會冒險作弊一次。對于這類人,應安排他們考試時盡量往前排或中間坐,前后左右和他人隔開距離,或監考時多在他們身邊轉轉、多盯他們幾眼。如果他們發現作弊條件不佳,很可能被發現,也會迫于無奈而放棄作弊的念頭。
對于這種有作弊傾向的大學生,考試時不讓他們有機可乘,是防止其作弊的有效方法之一。當然,要從根本上消除大學生作弊現象,除思想教育外還是要端正學習態度, 認真、踏實地學習,做好充分的復習準備。
-
青少年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壓力其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學的時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寫作業,有時候老師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我們的高三學子也即將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就可以迎來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說,
-
親子關系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花多少錢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點有何不同?孩子即將進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三年,因為他們即將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心理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愛學習,而且學習的很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那么面對這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