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現新校園恐懼了要怎么辦
對于現在正在學習的孩子們,由于一個長期結束后,或者小長假后的回歸校園,都會出現不同程度上恐懼心理,或者說是厭學的感覺,那么對于孩子出現新校園適應恐懼了要怎么辦?
不知不覺,到了8月底。暑假結束,學校的軍訓生活即將開始,這個時候是真正去體驗新校園生活的時刻了,那您的孩子是否出現了“新校園適應恐懼征”呢?
家屬們都會質疑:何為“新校園適應恐懼征”呢?又該如何去評判呢?如何去預防呢?是否會造成嚴重后果呢?
廣州白云心理醫院心理咨詢師余曉潔認為,“新校園適應恐懼征”是一個全新的一個“代名詞”,它指的是因升學而換更高一級學校,進而出現的對新校園的不適應,恐慌,緊張,焦慮的初高中學生群體。它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模式與體系發展而出現的,在最近幾年的時間,該現象越來越普遍,該群體越來越大,應當引起社會、家長和我們青少年朋友的關注和重視。
余曉潔表示,歸其表現為以下幾方面:其一為軍訓結束后,開始無法進入學習狀態,找不到以前的那種沖勁和氛圍,回家后會情緒低落,少語,悶悶不樂的,提不起精神。其二,感覺不適應高一級的教學方法,覺得跟不上節奏,老師也不像以前那么耐心,那么關注自己,會產生消極的自卑的,讀書積極性下降的表現,可能會在軍訓結束沒多久會提出轉學的要求。其三,由于周邊的同學都是陌生的,感覺和同學接觸交流比較困難,或者在興趣愛好上無法融入,感覺人際關系緊張,沒有朋友,缺乏支持,甚至會厭倦校園生活,輟學。
若“新校園適應恐懼征”沒有正確的、適當的、合理的引導和處理,首先會造成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下降,自信下降,自卑心理的出現,其次會出現厭學、失學、輟學在家的情況,更有甚者會孩子會因為長期壓抑,情緒低落而出現抑郁狀態或抑郁癥。因此,應該引起社會、學校以及家長的關注和重視。
對于如何預防以及處理,廣州白云心理醫院心理咨詢師余曉潔表示,可以從三方面進行處理:
一、社會方面需要依托教育部門將教育模式與體系更多的和社會的發展,青少年的集體特征相結合。從而減少孩子對學校的排斥,提高歸屬感。
二、學校方面,第一,可以在開學前或軍訓后可以以組織短期的學校體驗夏令營的方式,讓孩子彼此之間,孩子與學校之間更多更深一層了解。夏令營以校園生活為主題,介紹即將的校園生活與之前的差異性,給予提前適應,提前感知的平臺,為積極適應奠定基礎。第二,要對該類孩子的出現表示一定的理解,給予他們一定的時間和關注,給予他們一種支持,一個過程。
三、家長方面,第一、可以從理解開始,孩子是想去適應,想去學好他才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這是他上進的一個表現,切忌不要盲目的責怪,指責,這樣只會讓他們覺得不被理解,從而加深情緒的產生。第二、可以針對校園生活和孩子分享一下你們的經驗,人際交往的技巧,給予孩子支持,鼓勵。第三、若是覺得孩子情緒方面有些難以把握,可以建議孩子進行一些心理咨詢來解決,要盡早,及時。若是孩子主動提出來,尋求幫助的話,父母一定要給予支持,尋求心理援助。切忌不要因為父母對心理的排斥而耽誤孩子的問題的解決,甚至使情況更加惡化。
-
青少年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壓力其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學的時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寫作業,有時候老師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我們的高三學子也即將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就可以迎來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說,
-
親子關系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花多少錢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點有何不同?孩子即將進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三年,因為他們即將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心理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愛學習,而且學習的很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那么面對這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