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反復聽歌有助記憶力?
許多家長都認為在睡前好好安靜的睡覺,什么事情也不做這樣的睡眠是好的,但是最近有科學研究表明在睡前聽歌有助于聽歌者的記憶力,可以更加的鍛煉聽歌者的大腦,那么到底這個說法是真是假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和阿爾托大學的研究者首次發現,在反復聆聽一段音樂的副歌部分時,人腦中負責長期記憶形成的海馬回會變得相當積極活躍。這表明海馬回對長期記憶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并不像人們之前以為的那么簡單,歸根結底長期記憶和短期記憶的形成過程應該是相輔相成的。
該研究由于韋斯屈萊大學所屬的芬蘭跨學科音樂研究中心的佩特里·特維安涅(Petri Toiviainen)教授及阿爾托大學的埃爾韋拉·布拉提可(Elvira Brattico)博士帶領,研究結果發表在期刊《大腦皮層》中。此期刊專門刊登關于神經系統和人的行為的研究。
論文的主要作者伊芭拉·博萊納(Iballa Burunat)說:“我們的主要發現就是反復聽一段音樂的副歌部分時,大腦的內側顳葉的活躍度提升,這說明內側顳葉參與了對音樂的短期記憶和識別,但是同時這個腦區已被證實對長期記憶的形成至關重要。”布拉提可補充說:“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在針對音樂神經科學的研究中,相關發現還是首次被得出。”
這次研究的實驗方法與傳統的神經學研究方法有所不同,實驗對象所經歷的情形比較貼近實際生活,他們只需要集中注意力一直聽一段阿根廷探戈舞曲即可。這種舞曲的副歌部分明確突出、容易確定,完全可以用來研究大腦的識別過程,無需再由研究人員特別設計歌曲。這種貼近現實生活的研究方法的好處是,研究人員能夠比較輕松地監測到因歌曲而變得活躍的腦區,而不必再依賴實驗對象自己的主觀描述,研究的客觀性和科學性得以保障。
伊芭拉·博萊納還說:“我們認為這種新的研究方法正是我們能夠得出此成果、發現此現象的原因所在。換句話來說,因為我們使用了實際生活中的刺激物(即日常活動的錄音),內側顳葉也可能對聽到的音樂產生了較為長久的記憶。對于以上情形下發生的大腦活動,我們只需做好記錄即可。”讓實驗對象從頭到尾一直聽普通音樂,他們能得到更好的長期印象,如果使用研究者自己創作的簡單音樂,就沒有這么好的效果了。此領域其他研究人員之前所做的實驗都是如此。
使用日常生活中的音樂應該就足以調動海馬回的積極性,不過另一方面,音樂可以煽動情緒這一點對海馬回也有影響。“提到音樂對記憶的促進作用,就不能忽視它對情緒的影響。已有證據表明音樂、記憶、情緒之間有著強大的聯系,這一點在描述自己生活的歌曲中表現地最明顯。”以實驗中選用的曲子為例,是歌手為了紀念忽然死去的父親而做的,歌中表達的情緒非常豐富。
負責記憶的海馬回與掌管情緒性行為的神經元回路相連,不少研究都表明比較情緒化的事件更容易被記住。這次研究的作者稱,針對對語言和視覺信息的短期記憶的研究也應該借鑒他們的方法,另外他們的研究對于因海馬回萎縮而引發的阿茲海默癥等神經退行性疾病也有指導意義。佩特里·特維安涅說:“只要挑選合適的音樂并且正確使用,患者的海馬回就能得到刺激,病情有望得到改善。”
-
青少年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壓力其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學的時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寫作業,有時候老師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我們的高三學子也即將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就可以迎來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說,
-
親子關系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花多少錢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點有何不同?孩子即將進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三年,因為他們即將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心理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愛學習,而且學習的很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那么面對這樣的孩子,